我的父亲是家中的第一代矿工,他在矿山工作了三十三年,于2012年退休,其间经历了矿山的荣辱兴衰、跌宕起伏。在矿山前景还很好的2009年,父亲将我也带入矿山,成为了“矿山第二代”。
父亲在矿山工作的三十三年中,感恩的多,抱怨的少。他总说:“矿山让我养活了你们兄弟姐妹三人,让我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让我老有所依。尽管其间有辛苦,有艰难,有想过放弃,但我还是在当时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不忘初心地走了下去。这个‘初心’就是珍惜当时大家引以为豪的‘工作’。”母亲是矿山的家属工,她说她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羡慕父亲,父亲是正式的职工,而她不是。父亲那是叫“工作”,而她只能称之为“打工”。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很尽心地打好属于自己的每一份工。1998年,上天开始眷顾我的母亲,那一年企业有政策,对于家属工可以抽签决定,交满三万元就有社保的名额。母亲很幸运地抽中了,现在每个月领着退休金,也觉得很是知足感恩。
在矿山的第四个年头,我也与同在矿山工作的同事结了婚,又开启了属于矿山情缘的“夫妻档”,与丈夫凭着几年的勤快劳作,也在市区买了房买了车。如今我们已有一个女儿,还有一个二宝尚在腹中。问及丈夫为什么会干矿山?丈夫对我说:“这是缘分吧!刚开始的时候我胆子小,下个井都不敢往深处走,爬个采面就怕跌倒,那会还差点辞职呢!后来想想,谁让自己没有那个能力选择自己喜欢的好工作呢,那就好好干吧!干着干着也就习惯了,也就喜欢上了。如果没有干矿山,我三十出头也不一定能够凭自己能力买得起房和车。”
我所在的老家是一个有着浓厚封建思想的地方,在那个地方,女子大都接受不了很好的文化教育,读书多的也只有初中。闲暇之时我也会想,如果父亲当年没有选择矿山,且矿里当时的工会领导没有经常走访我家,鼓励父母让我读书,兴许我也读不到大学毕业。如果父亲没有带我走进矿山,兴许我也感受不到矿山人的朴实敦厚、勤劳肯干,更不会与矿山结下如此之多的情缘,不会认识现在的丈夫。尽管煤矿现在不景气了,但它带给了两代人很多的知足与感恩,它让两代人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家庭。我很感谢这份矿山情缘,纵使它退出了历史舞台,我们也无遗憾亦无抱怨,有的只是感恩……(朱德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