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08版
发布日期:
美在汀州府
文章字数:1,462
  那么远,又那么近,我们踩着张九龄的足迹而来,我们循着红色的记忆而来,我们品着客家文化千年的幽香而来……
  立秋过后,阳光就开始零落稀疏起来,风飘过汀江送来阵阵隐约的凉意。但我们的心却是火热的,因这片火红的土地,因这热情淳朴的客家人,因这婉转动听的“汀州腔”,因这“玉碗才倾黄蜜剖”的汀州米酒……
  “一川远汇三溪水,千嶂深围四面城。”悠悠的汀江水撞击着这座美丽山城的胸膛,也不时撞击着我悸动的心,我开始细细地品读这座弥漫着古典韵味的小城,寻找属于我的感动。
  长汀很美,美得厚重,美得空灵。唐代建筑古城门、明代建筑朝天门、唐至明代的古城墙、宋代的汀州文庙、明清两代的汀州试院、宋代的双阴塔、清代的朱子祠……这些宝贵的历史文物,均给长汀增加了份厚重之美。沿着唐代古街“建设街”前行,热闹的街巷、百年的老店、破落的雕梁、古旧的木板房,还有600年历史的老铁树,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辉煌往事。酒香、木香、面香依旧,只是物是人非,化作了诗词古韵里的那一声轻叹,化作了琉璃古玉上的那一缕轻尘。
  从云骧阁出来,漫步在青石小巷里,恰似踩动琴键,弹奏出一曲低沉的古乐,一种怀旧情愫须臾而至。抚着古老沧桑的城墙,想象一次众里寻他千百度的美丽邂逅,突然有种进入一幅水墨画中的恍惚之感,打开一卷,触摸到一个幽静的名字——戴望舒《雨巷》,悠然陶醉。
  长汀很美,美得热烈,美得感动。春夏秋冬,四季更迭,这片“红军的故乡、红色土地和红旗不倒”的“三红”土地,在这漫漫时光之中默默变换着。“闽赣路千重,春花笑吐红。败军气犹壮,一鼓下汀龙。”是呀,红军在江西备受打击后,初到长汀,则变成了猛龙如海,由此可见长汀的魅力。
  长汀水东街汀江巷的辛耕别墅里,正在举办一场红色婚礼,没有八抬大轿,没有大箱小包的嫁妆,没有敲锣打鼓,没有鸣鞭放炮……婚礼的主角是朱德与康克清。之后,康克清与开国元勋朱德一起穿越了战火纷飞的战争年代,携手走过了和平岁月,共同度过了非常岁月的风风雨雨,谱写了半个世纪的情缘。如今,站在这幢风采依旧的别墅前,想象着这场红色婚礼,有种浪漫、感动的情愫在悄悄滋生。
  长汀革命历史陈列馆,曾是囚禁瞿秋白的樊笼。阳光透过窗户,洒在瞿秋白囚房里。恍惚间,穿着对襟短褂、白裤黑袜的秋白,似乎还坐在这里写诗词。“人之公余稍憩,为小快乐;夜间安眠,为大快乐;辞世长逝,为真快乐也!”他在这个院子里轻轻地哼起《国际歌》,徐徐地漫步上罗汉岭,盘腿坐草坪,泰然对青山:“此地甚好,开枪吧。”余音缭绕,暖了阳光,暖了眼眸,却湿润了心……
  长汀很美,美得纯粹,美得心动。“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之间,仿佛一幅清雅的水墨画卷跃然于眼前,让人陶醉其间不忍掩卷。那些豆腐干和酒一起经营的“太白遗风”店更是令人心动,沽一碗长汀酒娘,买一块位于闽西“八大干”之首的长汀豆腐干,枕着山风水声,慢饮细嚼,神仙的日子也不过如此。
  从古汀州主要码头之一的惠吉门上来,就到了唐代的古城墙。走在这座一千多米长、挂满了写着百家姓的大红灯笼的古城墙,感受到的是“清水穿城过,人家尽枕河”的一派和谐顺畅之景。从墙上往下望,就是悠悠的汀江水,不少妇女在捣衣洗菜。聆听着她们洗衣时敲出的清脆槌声,不时还有一只只白鹭飞过,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令人动容。走累了,到一处店家坐下,听着婉转动听的“汀州腔”,品着好客的店主给你倒的茶,清香四溢,客家文化的千年幽香就此缕缕不绝。
  真期盼自己也能在这宜居之地住上一年半载,忘却世俗尘事,只管诗意生存、淡泊写作。
  (苏明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