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9月21日,南纺公司高新材料产业园区内水刺全棉生产线联动试车成功,产品的外观性、柔软性、均匀性都已达到国内外先进生产工艺水平。此条全棉水刺生产线从欧洲引进,具有世界最先进水平的技术,年产可达4000吨,产值约1.2亿元。相比传统织造布,新生产线减少了纺纱、织布环节,缩短了工时,大量节约了能耗、人工和设备。
近年来,面对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的增长压力,制约南纺公司发展空间和后劲的地理位置问题日益突出,且厂区毗邻居民生活区,两者互相干扰影响,容易产生诸多矛盾。
“企业留在城区,已不再适应未来发展的要求。”南纺公司总经理李祖安说,“退城入园”是南纺走向更大发展平台的第一步,位于南平市延平新城张坑工业平台的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是实现创新发展,进军高新材料领域的“新战场”。
针刺一厂是最早迁入新园区的工厂。今年1月3日,南纺公司按照“退城入园、转型升级”的思路,启动实施针刺一厂搬迁改造升级项目。4月16日,位于城区内环的该厂老厂区生产系统全面关停,至此18年生产历史画上句号。
“我们这些老职工亲眼见证了针刺一厂老厂区十几年的发展变化,心里十分的不舍。不过看到企业转型升级,往越来越好的方向发展,又由衷地感到高兴和欣慰。”针刺一厂厂长李城说。
曾经热气蒸腾的老厂区已一片静寂,而南纺高新材料产业园内的新厂区则一片繁忙。经过一年多的建设,如今,园区内一座座新厂房拔地而起,新建生产车间现代大气,机械高速运转,工人师傅们在各自的岗位上有序作业。
针刺一厂新厂区除现有的3条针刺生产线外,新增了后处理-定型和分切,实现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控制、连续化操作。生产设备得到进一步提升,生产布局变得更加合理。“到了新园区,厂房变大了,环境变好了,我们做事也更有劲头。”该厂设备兼工艺员叶盛庆笑着说。
“绿色发展是企业的必经之路,搬迁入园、技术创新、拓展和延伸产业链条是工业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南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借助搬迁这一契机,南纺引进了两条全新进口水刺生产线,专门生产高端医卫材料,使产品逐步向中高端迈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水刺全棉生产线已联动试车成功,高速生产线“LAROCHE”开清、“SICAM”烘干设备已完成安装,9月底高速全线可以开始电气调试。高速生产线拥有全亚洲最先进的分切系统,全程电脑控制,年产量可达1.5万吨。这标志着南纺公司在做大做强无纺布产业方面迈出了跨越性的一步。(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