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病,我有大半年时间痛并快乐着,享受了一场入职20年以来最长的‘假期’……现在,我回来了!”
在厦门京闽中心酒店2016年度述职会上,清爽短发的她轻轻一鞠躬,台下掌声如雷。
她叫苏娟,是酒店财务部经理。她用调侃语气轻描淡写的“大病”,专业术语叫“非特殊性浸润性导管癌IA期”。
拼命学习:没伞的孩子必须拼命奔跑
20年前,作为几大国有大型煤炭企业的特区形象窗口,厦门京闽中心酒店在鹭岛落地生根。
酒店首批员工大多数来自矿山煤海,看似两个行业毫不沾边。在同业质疑的眼光中,一群几乎是从零开始的“新鲜酒店人”开始了不断向内挖潜和对外证明的艰苦历程。
彼时的“矿二代”苏娟,计算机专业刚毕业,因缘际会也一脚踩进酒店,成为信息中心的一员。理科出身的她好学勤思,对酒店行业的了解却几乎为零。初入酒店时,她每次接到客人投诉的电话就发怵,遇到满嘴跑ABC的外宾更紧张得满手是汗……
怎么办?苏娟笑称:“没伞的孩子必须拼命奔跑!现在的‘熊猫眼’都是那时候遗留下的。”
她像个能量爆发的“小宇宙”,所有能迅速提升专业能力的培训她一个没落地参加了,不管是本职工作知识还是跨岗、跨界的学问,凡是有助于工作的,她势必将问号都变成感叹号……
别人嘻哈玩乐时,她在一隅沉静耕耘,一分钟恨不得掰成两分钟用。渐渐地,客人指名要她帮忙,同事把她当“活宝典”,领导决策时她化身成一个个“金点子”。在她的带领影响下,酒店信息化建设在行业中遥遥领先,更成为福建省首家“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基地”。
“不能光顾自个儿跑,你得领上一群人跑!”20年来,苏娟坚持将“不进则退”的危机感植入团队,亲自担任内训师,精心设计各种针对性强的培训,严格跟进培训成果,不断扫除员工盲区,以强大的推动力和感染力,逐步将一个小分部、一个大部门变成正能量十足、“想偷懒真难”的热土,培养出了一批批业务精湛、善于观察积累的骨干,为京闽集团化发展输送了大量人才。拼命工作: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
自己有多强
苏娟是酒店信息中心的首位女员工,此岗位夜间需有人随时待命,遇到疑难杂症或紧急服务需求,一个电话必须立刻整装到岗。“你是女生,晚上时间就安心休息吧!”面对善解人意的领导,初来乍到的她却不领情:“我住员工宿舍,离酒店最近,有什么事我来最方便。”无论寒冬酷暑,无论睡得多深多沉,她只要一听到手机铃声就会条件反射地冲起来,大有“巾帼不让须眉”之势。
2003年,酒店率先提出“一键式服务”,即服务中心一个电话就能解决客人问询、电话转接、订房、送餐、订车等服务需求,为客人提供最大便捷。但这得增加多少工作量呀?员工们开始犯了嘀咕。
当时刚上任商务电讯经理的苏娟认为:“又一个改变的机会来了!”她废寝忘食地研究新业务内容,挤出全部休息时间陪伴员工开展轮岗培训。不到一个月,部门全员顺利通过服务测试,正式推出“一键式服务”,在整体宾客满意度的提升上取得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2013年,非财务出身的苏娟服从安排,接下了财务部经理的重担。这专业跨度不小,同时她也深知,在新的竞争格局下,作为国有企业财务一把手,“开源节流”的重任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在眉睫。
通过努力,酒店财务业务于她而言早已是再熟悉不过的工作,持续提升和积累,在她心里形成了一个精细的“算盘”。即使在与病魔日夜作战的过程中,她也心心念念着工作点滴……
值得欣喜的是,病魔亦无法与之斗狠比倔,她在历经多次化疗后,最终以满血复活的姿态,重归共舞20年的京闽舞台。说她是值得人仰视的京闽“拼命三娘”,再合适不过!(江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