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余秋城在消防泵房专注调试压力
福化鲁华公司始终践行绿色、安全、环保的经营理念,全体干部职工时刻以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这份承诺。在环保攻坚的前沿阵地,公用工程装置工艺工程师余秋城如同一名“拼命三郎”,凭借过硬的专业技能与强烈的责任心,带领团队在污水处理一线执着坚守,用实干担当守护着企业的“碧水蓝天”,成为逐“绿”路上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深耕钻研 淬炼技术“真本领”
污水处理是一场与复杂技术、严苛法规长期博弈的持久战,余秋城对此有着清醒而深刻的认知。他深耕业务领域,紧密结合公司污水工况持续更新知识储备,对废水处理主要工艺流程烂熟于心,对环保法律法规及规范信手拈来,为公司污水治理攻坚蹚出了一条“新路子”。如今,公司污水处理出水达标率长期稳定在98%以上,远超行业平均水平,为公司绿色发展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防护屏障”。
在一年多的污水调试运营中,余秋城积累了海量实操经验,牵头制定了系统的工艺操作规程与设备操作维护手册,为系统稳定运行搭建起坚实的“技术框架”。
丰富的治污经验让余秋城成为大家公认的“技术导师”。经他日常培训指导,职工处理常见工艺问题的平均时间从30分钟缩减至15分钟以内,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显著提升。
攻坚破难 织密水质“防护网”
“水质100%达标”是余秋城刻在心底的责任信条。每天,他雷打不动地巡检污水处理重点区域,对pH值、氨氮、总氮、COD等关键参数保持着“火眼金睛”般的敏感,任何细微波动都逃不过他的精准监测。
在线监测室是余秋城的“第二战场”,他紧盯监测仪数据,结合工况不定时取样复检,以“双重校验”确保数据精准无误。曾有一次,COD指标突发异常,他带领团队连续一周查阅资料、咨询专家、反复试验,最终精准锁定问题根源并优化工艺,有力保障了系统稳定运行。
面对污水可生化性差、系统低负荷运行等“硬骨头”,余秋城主动加班加点协调装置与生产均衡排污,通过调整污泥龄、曝气量等关键参数成功扭转被动局面;针对罐区RTO系统非甲烷总烃排放波动问题,他联动调度稳定排放量,同步调整炉膛温度与风机频率,使NMHC排放实现100%合格,及时化解了环保风险。
余秋城还积极推动技术改造,通过加装潜水泵等创新举措,每月实现雨水资源回收利用约5000立方米,年节约水费18万元,同时减少外排负荷、节约新鲜水6万吨,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
传帮带教 激活团队“源动力”
作为党员,余秋城始终以初心引领行动,将“传帮带”融入日常工作的点点滴滴。每日上班,他总会沿着廊桥来到仪表前,一边细致观察生物池污泥浓度、氧化电位等数据,一边向身边员工耐心讲解操作要点,毫无保留地传授设备知识与工艺判断技巧,成为团队公认的“技术智囊”。
在团队建设中,余秋城聚焦技术瓶颈手把手教学,如面对氨氮超标问题,亲授生物细菌培养方法,帮助员工从“机械记背”升级为“理解实践”;他以身作则注重细节把控,为获取精准数据多次取样分析、反复调试,在潜移默化中让“严谨细致”成为团队共识。在他的带动下,团队整体效率大幅提升,污水处理装置顺利通过环保部门验收,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三年来,余秋城脚踏实地、钻研不辍,以过硬的技术本领、强烈的担当精神与鲜明的党员风范,在公用工程领域书写着逐“绿”前行的动人篇章,成为当之无愧的“排头兵”。 (文/林涛图/卢志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