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福能贵电公司精耕煤炭全链条管理
让每一克煤“燃”出最大效益
文章字数:1,769
  11月5日,在福能贵电公司巨大的封闭煤场内,输煤皮带将煤炭源源不断地输送到煤仓。公司发电部部长向海杨一脸兴奋:“今年,电厂通过实施煤炭经济库存模型、科学混配掺烧等经营策略,实现了每克煤的效益最大化。”据统计,截至10月份,入厂热值同比提高151大卡,燃料成本同比下降6%。
  不靠“煤价”靠作为
  煤炭成本占福能贵电总发电成本的75%左右。近年来,国内煤炭价格高企不下,给福能贵电公司的生产经营造成巨大压力。如何走出困局实现度电价值必争,经营煤炭成为“关键一招”。
  “在高煤价下实现发电效益最大化,必须以‘燃烧’为中心,加强煤炭全链条管理。”向海杨介绍,年初以来,福能贵电公司深度加强煤炭全链条管理,在原来“采购、运存、混配、燃烧”4个链条基础上,拓宽了前端“市场”及后端“处置”,形成了6个完整煤炭全链条。各链条以“燃烧”为中心,统筹管理、同向发力。
  福能贵电公司每月定期召开燃料管理会议,研究煤质指标、存煤结构、经济采购策略及库存目标,对全链条各环节进行指标分析、问题剖析、优化管理。
  年初,电厂利用煤炭经济库存模型,精准预判煤炭价格走势,紧抓采购时机,在省内电厂中率先启动新疆方向煤炭采购。这一前瞻性举措不仅有效撬动了省内市场煤采购价格加速下行,还引导了区域煤炭供需格局的优化,公司避免了高价采购风险,实现了采购成本的初步压降。此举在短期内带动省内市场煤采购价格下降约5%。
  同时,福能贵电公司创新开发了市场煤决标优化小程序,持续优化市场煤采购结构。该小程序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实时评估采购决策的经济性和风险,帮助采购团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自投入使用以来,小程序已累计优化采购订单数百批次,平均每吨采购成本降低约10元,显著提升了采购效率和精准度。
  紧盯“热值”争价值
  “煤炭热值”决定着煤炭价格,热值越高,提供的能量就越多。
  面对煤炭持续压减和新能源消纳等新形势,福能贵电公司利用“机组关键指标模型”,反复核算机组经济效益与煤炭采购指标综合最佳效益。
  电厂把握市场下行的有利时机,争取多采购热值高的煤炭,实现降价提质增效。截至10月31日,1—10月累计入厂热值同比提升151大卡,热值提升也降低了量的采购成本,同时也减少煤炭运输、厂用电、环保处理、灰渣处置等成本。
  电厂煤场内,共存放着13种不同硫分、不同热值的煤种。“为了确保机组安全经济运行,在入炉前,这些煤种必须经过科学混配。”发电部输煤专工赵顺华说。
  福能贵电公司突破“经验掺烧”瓶颈,成立配煤小组,在逐步优化存煤结构基础上,开启燃烧端的“点菜”模式,针对发电量需求和机组状态,提出配煤需求。
  “现在配煤像开‘营养处方’,既要满足锅炉‘胃口’,又要兼顾环保‘体检’。”发电部煤场管理专工湛炫说,每天根据入炉煤指标需求,建立热值-硫分-灰分经济性模型,制订合理配煤方案。
  不仅如此,煤种混配掺烧也从过去的按标准掺烧升级为按效益掺烧。在电价高峰时段,电厂调用高热值“精粮”提升机组带负荷能力。深度调峰阶段则切换经济煤种,调用低热高硫“粗粮”配方降低燃料成本,不仅保障了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还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让每一克煤炭发挥出了最大价值。
  从“被动”到“主动”
  福能贵电公司主动积极地开展行业协同,积极维护区域采购秩序,通过与其他电厂和能源企业建立合作机制,实施错峰采购策略,避免了集中采购导致的价格波动。例如,在煤炭需求旺季,公司主动调整采购节奏,利用淡季低价窗口补充库存,有效平抑了成本波动。
  同时,主动出击,拓展采购渠道,补足低热值煤采购缺口。加强调运协同,确保煤炭资源及时到位,为采购结构优化创造了条件。
  福能贵电公司做实、做细库存管理,通过催发抢运,在7月份市场价格低点实现了电煤满库。这一策略性举措不仅帮助公司获取了显著的管理收益,还为后期采购优化和价格博弈打下了坚实基础,避免了后续价格上涨带来的成本压力,同时保障了发电供应的稳定性。数据显示,满库策略在第三季度为公司带来直接经济效益超500万元,凸显了库存管理在成本控制中的重要性。
  福能贵电通过系统化、精细化的燃料采购管理,实现了采购成本的下降和效益的稳步提升。这一成果充分体现了国有企业在新时代的使命担当,也为其他能源企业提供了宝贵借鉴。在党的政策指引下,福能贵电将继续砥砺前行,为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而不懈奋斗。 (罗克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