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货市场的波动性与实时性加剧了热电企业的经营难度。对此,石狮热电公司主动求变,着力构建生产营销一体化运作体系,深化电热协同,精细优化交易策略。此举不仅助力公司在现货市场中站稳脚跟,更将市场挑战转化为发展契机,探寻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提质增效之路。
顶层设计与机制创新,筑牢一体化运营根基
石狮热电公司从顶层设计着手,组建了由公司领导牵头,计划营销、生产技术、设备管理等多部门负责人及运行值长共同参与的一体化营销管理团队,确保了市场信号能够直达生产决策末端,运行调整能即时反馈至交易前端。
为激发全员参与市场的热情,该公司配套出台了《2025年电力营销激励办法》,设立增收、优化调度等专项奖励,通过量化考核与分层激励机制,将个人收益与公司市场效益紧密相连。这套组合拳迅速显现成效:在一体化机制赋能下,营销人员活跃于年度双边、月度竞价等多元交易,运行人员则实时监控电价并动态优化机组。截至今年10月底,该公司电力现货售电收益较年度中长期电价实现增收200多万元,同时因精准控制偏差享受超缺额返还130多万元,显著提升了公司在现货市场的竞争力。
策略研究与数据驱动,铸就市场交易“智慧脑”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石狮热电公司将策略研究与优化置于核心地位。交易团队深研政策,确保所有操作在规则内运行。同时,公司构建了全链条数据预测体系,融合电力、热力、气象、价格等多维信息,打造出“电-热协同分时预测模型”,实现了未来72小时电量与热负荷的精准匹配。
依托于此,团队研发出“电-热峰谷+品种套利”的复合策略,高峰争价、低谷避损,动态调配合约与实时电量。这套策略体系不仅指导交易实践,更推动了生产方式的变革。
营销引领与生产协同,实现价值创造最大化
石狮热电公司推行“营销指令直达终端”的高效运行模式。市场营销部提前发布日运行策略指令,生产系统据此精准施策,展开精细化调控:燃料管理依据供热峰谷灵活调整煤种;设备运行在负荷低谷时段安排吹灰作业,为高价时段的满负荷发电提供坚实保障;机组调度始终秉持效率优先原则;运行操作则实施分时段差异化策略,即超低价时段确保供热、规避损失,平价时段协同运作、稳定发电,高价时段实现电热“双满发”。
这一模式颠覆了以往“以热定电”的粗放管理模式,有力推动了热力营销向精细化方向迈进。为响应现货市场15分钟级出清要求,该公司实现了热电营销的深度融合,转向“热电协同优化”。通过各种措施,该公司成功地将每一刻的市场机遇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使得此领域贡献的综合效益增加了300多万元。
营销与设备协同,保障收益与安全并行
石狮热电公司创新构建了营销与设备检修的协同闭环机制,将检修计划无缝融入交易决策体系。设备部提前3天提交检修申报,详细阐明检修范围、预计时长及对机组出力的具体影响;生产技术部精心编制全过程计划;市场营销部则依据此计划制定交易策略,主动规避因检修导致的出力受限时段。突发故障时,团队优先在低价时段安排消缺,最大限度降低交易损失。
这一协同机制的成功,还体现在对政策红利的精准把握上。公司深耕政策研究,把握煤电容量电价机制导向,主动与调度机构建立常态化沟通。凭借营销与检修高效协同的坚实基础,在2025年,该公司成功实施了检修期容量电费政策,这一政策不仅促进了企业增收47.8万元,还确保了企业收益与安全生产的并行不悖。
石狮热电公司在电力现货市场的探索实践表明,面对市场变化,关键在于主动应对、强化协同与精细管理。未来,公司将持续深化电力营销一体化机制,积极适应国家构建新型电力体系的新要求。
(邓凤荣陈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