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此山此水亦是故乡
文章字数:981
  每年十月中旬,远在北方的故乡便已是西风萧瑟、黄叶纷飞了,而福建的秋意,却仍被无尽的绿意温柔地包裹着。作为一名从陇东高原到闽地闯荡的西北人,今年我与同事们同行,踏上了寻访武夷的旅程。
  晨光中的天游峰,与我记忆中那片苍黄的黄土高坡截然不同。赤色岩壁在初升的日光下泛着暖光,石阶隐在翠竹与薄雾之间,空气中浮动着若有似无的茶香。这香气不疾不徐,像是山峦积攒了千万年的魂魄,正幽幽地向每个来到此处的异乡人诉说着什么。看惯了黄土高原苍茫辽阔的我,第一次真正领略到南方山水的灵秀——丹霞赤壁上缠绕着青青藤蔓,每一步都像在品读一首湿润的宋词。
  登顶远眺时,整个武夷便可尽收眼底:九曲溪如碧玉丝带缠绕在群峰之间,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恍如仙境。人立于此,顿觉自己渺若尘埃,而天地自然的壮阔与清寂,却毫无保留地扑面而来。此情此景,让人瞬间读懂了东坡先生那句“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午后的九曲溪竹筏漂流,将我们带入另一种意境。溪水清极,可见底下肥美的水草与浑圆的卵石,卵石间游鱼历历可数。我们抛洒鱼食,看群鱼在水中起舞,恍若欣赏一场无声的芭蕾。这丰沛的水流,与我家乡那些干涸的沟壑何其不同。撑筏的小哥用带着乡音的普通话,指点着两岸山水,讲述着大王与玉女的古老传说。听着、看着,不觉间自己也成了画中一景,心神俱醉,物我两忘。
  夜幕降临,《印象大红袍》在山水实景中徐徐展开。这场演出将山水、茶与文化糅合成一场磅礴的梦。茶农的身影在光影间穿梭,将采茶制茶的日常劳作升华为动人的诗篇。坐在露天剧场里,看星辰与灯光交织,听茶歌在山谷间回响,我忽然懂得了这片土地独特的智慧。当演员将一杯温热的岩茶递到我手中时,那氤氲的热气瞬间模糊了南北的界限,让我这个游子感到莫名的温暖。
  次日探访大红袍景区,六棵母树在崖壁上已静默了三百多个春秋。站在它们面前,我忽然明白了“根”的真意——它们汲取着同一片土地的精魂,却将香气滋养得如此醇厚独特。这让我顿悟:故乡陇东赋予我坦荡的胸怀,而闽地的山水人情,正以它的温润教会我另一种生长的方式。
  归途的车上,窗外的武夷渐行渐远。这两日经历的山水茶香、南北风情,都已沉淀在心底。原来,即便山海相隔千里,也能在一杯茶、一场相聚中找到温暖的共鸣。这趟旅程让我懂得:每一个异乡人都是一粒种子,只要愿意扎根,哪里都能成为故乡。山海相逢处,皆是心安之所。
  (徐立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