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以“绿”为笔绘新卷 多点发力促发展
——福建煤电公司的“绿色蜕变”之路
文章字数:1,612
图为箭竹坪煤矿283主平硐

牛栏山矿复垦土地种上水稻

  近年来,福建煤电公司始终践行绿色低碳发展理念,公司各级单位紧扣绿色发展主题,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和技术改造,以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为前行路径,全方位、深层次推进“绿、亮、清、美”生态工程,让矿井的生态底色愈发鲜明。
  8月11日,箭竹坪煤矿顺利通过省自然资源局的绿色矿山复审,纳入省级绿色矿山名录,实现了环保合规与生态建设的“双达标”。
  绿色为“装”耕耘美丽矿区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山领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龙潭煤矿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老矿井,始终秉持“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近年来,该矿在生态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矿区绿化与设施升级。并结合不同区域特性量身定制分区域绿化方案,以植树节、主题党日活动为契机组织全员参与,播撒绿意,践行生态承诺。陆续在矿区道路两侧与闲置地块优先栽种三角梅、桂花等适应性强的苗木。
  如今,昔日裸露的边坡被层层绿意覆盖,不仅有效防止了水土流失,还极大地改善了矿区的生态环境,成功打造了一方“宜居宜业”的绿色“小镇”。
  矿山的“绿”,不仅要染在山坡上,更要暖在人心头。10月15日上午,龙潭煤矿党委书记吴钦昌站在办公楼前,指着不远处一片绿意盎然的花圃区说:“你看,这些三角梅和桂花都是我们职工亲手种下的,现在矿区环境好了,生活也方便了。”同时,矿区还为职工打造了图书馆、健身馆,让职工们切实感受到了家的温暖,真正做到了“绿”暖人心。
  绿色为“芯”打造智慧矿山
  井下人员轨迹清晰精准;瓦斯监测、水文预警等关键数据实时更新;井下工作面、巷道、提升运输画面近在眼前……
  倘若说地面上盎然的绿意,是煤矿改造生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交出的“外在答卷”,那么加速推进绿色智慧矿山建设,则是绿色发展的“内部升级”。
  近年来,福建煤电公司依托“常态化+专业化+智能化”机制,建立并完善了翠屏山煤矿、龙潭煤矿的监控中心和井下视频监控系统。有了这个智能管理系统,犹如装上了“神经中枢”,值班人员通过电子大屏上播放的实时画面与环境参数,便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知道工作面现场的一举一动。
  同时,在风险防控方面,公司深化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煤矿地质条件、设备运行状态等数据进行动态监测,提前识别潜在风险。一旦发现数据异常,系统便会发出预警,通知相关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在科技赋能下,矿井连续多年实现“零超限”“零突水”,真正让隐患“无处遁形”。
  绿色为“擎”助力土地恢复
  金秋十月,稻穗低垂。走进牛栏山站点,黄澄澄的稻穗铺满田野,这是大地对辛勤耕耘者的最好馈赠。
  自复垦土地以来,物业管理中心锚定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目标,大力推进土地复垦项目,根据不同区域的地理和生态特点,制定了个性化的复垦方案。在复垦过程中,在土地肥沃地块种植水稻、茭白;在旱地耕地种植了木薯、玉米等农作物,有效提升了土地利用率,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
  同时,要求各物业站点负责人加强“人防+技防”的实时监测,清晰掌握管辖土地(位置、面积、现状),做到“心中有图、胸中有数”,及时发现并制止任何可能的破坏行为,确保生态修复效果得到长期维持。
  物业中心党支部书记陈丹介绍,截至目前,该中心已在龙岩市新罗、永定、苏邦三个片区完成近250余亩耕地复垦,今年复垦地作物长势喜人.当前正值水稻收割旺季,苏邦片的玉米也进入紧锣密鼓的采收阶段。
  如今这般绿色、节能、增效的举措,在煤电公司各基层单位比比皆是。从绿色矿山建设到关闭矿井复垦还田造绿,从节能减排技术的广泛应用到矿区绿化美化的持续推进,从对煤台除尘改造到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每一处细节的改变,都凝聚着对环境保护的深切承诺;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彰显着向绿色转型的坚定决心。 (林玉梅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