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东南沿海的莆田,四季轮转间,风能生生不息。对于风电人而言一年却只有两季——盛风季与贫风季,他们与风共舞,用智慧和汗水奏响绿色能源发展的乐章。这份镌刻在浪花与钢铁之间的奋斗史,正成为集团“绿色能源”发展方向的生动注脚。
技能淬炼:盛风季的成长密码
盛风季,是三川风电人技能提升的黄金时期。面对呼啸而来的强劲海风,他们深知只有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驾驭风机高效稳定运行。于是,一场场培训在公司内有序开展。从设备原理剖析到故障工单讲解,从安全规范深度解读到应急处理模拟训练,每一堂培训都凝聚着风电人对专业的执着追求。
最难忘的是年初#50风机变流器故障处理。当时海上已起风,机组却重复报着同一故障,该公司技术骨干们在充分评估出海作业安全可控后,顶着寒风和浪涌登塔。机舱内点检长邓国强带着专业仪器不断排查故障点,同时手把手教新员工小易分析故障。“盛风季的每一次故障处理,都是实战教学。”点检员小易的安全帽上还沾着海盐结晶,却已在培训群里分享起排查经验。通过这样的培训与实战相结合模式,员工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盛风季机组的稳定发电筑牢坚实的人才基础。也正是有这样的辛勤劳作,该公司才能实现盛风期99%的风机可利用率。
设备守护:贫风期的攻坚之战
贫风季,则成为该公司争分夺秒“抢活”的关键时期。当海风暂时温柔下来,海上风电反而进入“战时状态”。在过去的两个月,该公司风机点检员平均每月出海近20天,他们以昂扬斗志投入设备维护与预防性检修工作中。
平海湾F区#2风机年检维护现场,发电机室内温度逼近50℃,检修服被汗水浸透又晒干,盐渍在后背结成白色地图。“设备维护刻不容缓,再热也要啃下这块硬骨头。”设备主人林威海抹去额头汗珠笑着说。在专业领域的精耕细作中,该公司不断优化设备管理,本年度自主开展了风机A6柜T3电源模块冗余性强化、A24柜散热系统效能升级、变流器滤波熔丝熔断阈值优化等系统性维护作业,使核心部件性能得到重塑与安全加固,为机组长周期稳定运行消除潜在隐患。
创新领航:未来的逐绿征程
实干是驱动企业破浪前行的强劲风帆,而创新则是引领其驶向深蓝的核心引擎。该公司以科技创新为舵,用一项项硬核技术突破,书写绿色能源发展的新篇章。
集电线路电缆接头是一项长期困扰现场运维的不稳定因素,该公司技术团队多次调研市场,引入高压电缆熔接工艺。该工艺通过电弧熔合使导体形成分子级结合,同时配合定制化热缩绝缘管,实现接头与电缆本体的等寿命运行。在海上风电运维管理方面,该公司同样以创新破局。针对船舶碰撞海缆、非法入侵等威胁海上设施安全的“顽疾”,该公司研发“超远视像与自动寻防系统”。该系统融合AIS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与AI视觉分析技术,可对10公里海域内船舶进行定位与追踪。同时系统具备热成像、透雾、透雨功能,在夜间或恶劣天气下仍能识别目标船只,实现对海上风机外部环境24小时监控。也正是对创新的坚持,该公司已取得多项核心知识产权,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计算机软著等。这些在浪花与钢铁间诞生的智慧,让三川风电的绿色答卷更有科技分量。 (王俊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