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5版
发布日期:
业务法务同频共振 内控法治双轮驱动
——花山抽蓄“三双三同”法治国企创新实践纪实
文章字数:1,535
  在连绵竹海与茶山之间,花山抽蓄电站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大型机械轰鸣作业,工人们忙碌有序……作为省重点工程,花山抽蓄公司在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三双三同”法治国企建设路径——以“业务+法务”双融合、同题共答推进依法治企,以“内控+法治”双轮驱动、同向发力提升治理效能,以“预警+普法”双协同、同频共振护航项目高质量发展,自项目启动以来,实现“零案件”纠纷的良好局面。
  “业务+法务”双融合同题共答
  面对大型项目建设,负责任的国企如何作答法治建设?在推进花山抽蓄电站项目的过程中,花山抽蓄始终坚持“业务+法务”双融合的原则,将法治思维贯穿于项目规划、用地手续报批、移民安置征迁和工程建设等各个环节,一以贯之践行法治系统理念。
  项目选址涉及生态公益林、珍稀植物、古树名木等敏感要素,手续报批稍有差池便可能影响整体工期。对此,法务团队主动深入业务一线,研判政策法规,协同业务部门创新提出“串并联审批”模式,将原本串联进行的流程调整为同步推进,有效缩短时间周期。得益于此,项目于2023年9月顺利取得国家林草局永久用林批复及4宗临时用地批复,为工程顺利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花山抽蓄分管法律工作的领导表示,业务和法务双融互促,打破业务与法务“前台与后台”之分,形成相互渗透、动态协同的有机整体,推动法务工作由法律服务向价值创造转型。
  “内控+法治”双驱动同向发力
  “公司初创时,无成熟经验可循,我们在集团内控体系贯标基础上,逐步探索构建以风险管理为导向、合规管理为重点的内部控制体系。”花山抽蓄法务部门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已完成内部控制体系手册、管理事项清单、权限指引、风险控制矩阵、内控流程图等关键制度建设成果,同步修订公司规章制度143项,发布合规流程管控清单、合规风险清单、关键岗位合规职责清单等“三项清单”,将合规要求嵌入资金管理、项目招标、施工管理、安全生产等重点环节,推进制度流程化、流程清单化、责任明确化。
  同时,花山抽蓄始终保持对企业规章制度、经济合同和重要决策等“三项法律审核”率100%不动摇,推动法律风险防控关口前移。通过加强合同管理,建立合同履约检查机制、承包商“黑白名单”制度等,强化后期合作评估,确保每一项签约都依法合规、每一份履约都规范可控,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预警+普法”双协同同频共振
  当前,国企法治建设已从被动应对风险向主动系统治理转型升级。花山抽蓄探索“预警+普法”双协同工作机制,推动企业治理从“事后补救”走向“源头防控”,实现“预警驱动普法、普法优化预警”的良性闭环。
  在风险预警方面,花山抽蓄定期组织法律风险评估与排查,发布法律风险防范书,对项目前期可能存在的业务风险和管理难点提前预警,并结合实际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和处置预案,确保风险可识、可控、可解。
  在普法宣教方面,公司常态化开展“宪法宣传周”“民法典宣传月”“知识产权宣传周”等普法专项活动,结合典型案例、法律动态等内容,以图文并茂方式面向全员推送,提升员工法律意识与防范能力,营造全员尊法守法的浓厚氛围,构建企业法治“免疫系统”。
  打造法治赋能的“样板工程”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和“八五”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花山抽蓄公司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年。下一阶段,公司将深入贯彻集团2025年法治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强基础、提效能、防风险”目标,持续深化“三双三同”法治国企建设模式,推动法务、内控、普法等工作系统融合、协同运转,全力构建管理科学、制度健全、运转高效的法治治理体系。
  同时,花山抽蓄将不断优化建设环境,厚植生态文明理念,弘扬法治国企文化,努力营造生态友好、人文优越、依法治理、和谐有序的工地氛围,匠心打造“花之山、竹之海、茶之乡”精品抽蓄工程,为服务福建绿色发展大局贡献法治力量。
  (何大熊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