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鼠曲青青 清明时节包包糍
文章字数:589
  在我的记忆里,每当清明临近,故乡邵武的空气中便开始弥漫着包糍独特的香气。那是家的味道,也是故乡的味道,牵引着我穿越时空,回到那段充满温情的童年时光。
  制作包糍是一项全家总动员的大工程。一大早,我就挎着竹篮跟着奶奶,到田埂地头采摘鼠曲草。这种带着绒毛的小草,在春雨的滋润下,鲜嫩翠绿,散发着淡淡的清香。我们将它连根拔起,放进竹篮。回到家,仔细清洗,去除杂质,随后将其放入锅中煮熟,捣烂成泥。此时,整个厨房都被鼠曲草的清香所笼罩。
  在爷爷将鼠曲草泥与米浆充分搅拌,揉成光滑的糍团时,奶奶则在一旁准备馅料。包糍的馅料丰富多样,有鲜嫩的春笋、肥瘦相间的五花肉、香气四溢的香菇。将这些食材切成小丁,放入锅中炒熟,调料的香气与食材的本味相互交融,瞬间激活了鼻腔中的每一个嗅觉细胞。
  最有趣的当数包包糍的环节。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奶奶熟练地揪下一个个小糍团,捏成一个小碗状,放入适当的馅料,慢慢捏合,宛如一个大饺子。我在一旁也有模有样地学着包起来,在欢声笑语中,一个个装满亲情与温暖的包糍摆满了蒸笼。
  如今,我远离故乡,在城市的喧嚣中忙碌奔波。每到清明,我总会想起故乡的包糍,想起和奶奶一起包包糍的温馨场景。包糍,不仅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我们对祖先的缅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它承载着故乡的风土人情,见证了岁月的变迁,在一代又一代邵武人的记忆中生根发芽,绽放出独特的文化魅力。 (吴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