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三焦分治”打通矿井防治水经脉
福建煤电龙潭煤矿创新防治水体系护航安全生产
文章字数:1,126
  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面对矿井当前的水文条件和地质结构,在防治水工作上积极探索、勇于实践,通过实施源头治理、过程控制和终端疏解的“三焦分治”策略,构建了坚实的水害防治安全网,显著提升了矿井防治水能力,为安全生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焦解表”:源头截堵防控水害风险点
  面对废弃小窑、老窑等带来的水害风险,该矿排查防范永不懈怠。每年雨季前,该矿都会抽调专业的防治水技术人员,组成专项工作组,对矿区内的废弃小窑、老窑、塌陷区及排洪沟等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明确蓄水量的分布和位置,为后续的防治水工作提供准确依据。
  该矿针对不同区域,开展防治水工程与新增导水通道的关联性研究,精准施策,制定出矿井防治水方案。在此基础上,组织施工队实施封堵、增设挡水墙、增铺涵管等防洪举措,同步在沟谷周边修筑引流涵管、排洪沟等引流引水工程。3月份,已排查多处被破坏的小窑洞口,对其进行封堵、修筑、引流,并在周边增设了排水设施进行有效拦截,有效防止了地表水倒灌井下,从源头上降低了水害发生的可能性。
  “中焦化瘀”:创新工艺疏解涌水高压区
  随着矿井开采深度和强度的增加,该矿不断加大探放水力度。一方面,巩固“三单一牌”探放水经验做法,定期组织开展水害隐患排查,对井下巷道、采空区、含水层等重点部位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做足开工前期准备,所有新掘巷道严格执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原则,确保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潜在水害隐患。
  该矿积极推行并创新“一孔多用”勘探技术,施工钻孔时兼顾多种用途,有效提升资源利用率。近日,出台了一系列强化措施,着手建立井下防治水长观孔和深孔探水体系,一孔多用工程的实施减少了钻孔数量,降低了施工难度,提高了整体工程效率。
  同时,利用检修窗口期,全域范围组织清理井下所有水泵、水仓、管道和巷道淤泥,确保采区水道通畅,各个环节通顺无阻。
  “下焦疏通”:完善设施增强排水硬实力
  为提高矿井水害应急保障能力,该矿不断加大设施投入和强化力度。首先,对排水系统进行全面升级改造,增加排水泵的数量和功率,铺设大口径排水管路,提高排水能力。同时,地面防汛物资仓库备足电缆、水泵、水管等防汛物资;井下各要害场所规范分配存储防水应急黄土、沙袋、挡水板等防汛物资,确保在突发水害时能够迅速筑起临时防水屏障。
  此外,该矿还利用水害预警系统、水位监测监控等先进的监测监控智能化、信息化智能技防手段,对矿井水害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一旦水位、水压等数据超出预警阈值,系统立即发出警报,为工作人员采取应对措施争取宝贵时间,实现了对水害的精准监测与预警。
  在此基础上,该矿将在3月底组织开展应急演练、联合排水试验、防水闸门关闭试验和水害专题培训,不断增强全员抗灾救灾意识和能力。
  (孙玉秀 陈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