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渤海之滨的唐山国投曹妃甸港,到东南沿海的莆田国投湄洲湾港,福能物流公司的“北煤南运”能源保供大动脉上,处处洋溢着干事创业的热潮。
在国投曹妃甸港煤炭装船现场,该公司驻外员工顶着零下几度的严寒,仔细核对煤种、煤炭数质量等信息,积极协调供货商、港务、船务等各方,确保装船作业顺利进行。经过33小时的紧张装船和78小时的海上航行,“鼎鑫106/2503”航次煤船满载5万吨煤炭安全抵达莆田湄洲湾。煤船一停靠指定泊位,公司业务员立即登船验货,核对无误后迅速启动卸船作业。这一幕,无论寒冬酷暑、白昼黑夜,只是福能物流公司打好能源保供持久战的一个缩影。
新年伊始,福能物流公司紧扣集团“一二三四五”战略目标,按照集团年度工作会暨QHSE工作会的部署,积极谋划并实施“一体两翼”新发展思路,以“三提三降一控”为着力点,锚定年度总目标,以冲刺的姿态开启商贸物流新征程。
“一体两翼”中,“一体”指的是力争在“十五五”末,煤炭销量达到2000万吨,努力打造省内一流、风险可控、可持续发展的实体商贸企业。“两翼”则是保供和市场业务协同发展、相互促进,成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三提三降一控”即提增销量、提升效益、提高素质,降低煤炭成本、物流成本、损耗成本,严控风险。
谋定而后动,实干见成效。1月份,该公司营收及利润指标均比上年同期增长20%以上,实现首月“开门红”。为确保上游货源充足,公司持续深化与国能、伊泰、兴隆等企业的合作,努力丰富煤源煤种,增强煤炭供应链的韧性与安全性,降低采购成本。今年,公司已签订的长协煤比去年增加近100万吨,长协合同量不仅能满足下游保供电厂的全部用煤需求,富余的长协煤量还为拓展市场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今年以来,面对煤炭市场从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福能物流公司保持战略主动,科学分析市场形势,把握采购时机,稳健拓展市场煤业务,以销量增长应对煤价下跌带来的风险挑战。公司市场业务部门负责人表示:“在买方市场下,我们要深入做好市场调研,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冲刺一季度市场业务同比增长20%的目标,既要维护好现有客户,又要紧盯重点目标客户,积极拓展新客户,稳步扩大商贸‘朋友圈’。”
与此同时,公司着力打出物流运输降本提效“组合拳”。通过多次磋商和商务谈判,今年成功争取到铁路运输优惠政策。公司物权部门负责人介绍:“与汽车运输相比,铁路运输运力稳定、途耗少,既能有效弥补节假日期间汽运运力不足,又能制衡汽运单价上涨,大幅降低物流费用和损耗成本。”公司还加强南北港与服务商的协同联动,严格把控煤炭数、质、量,从煤炭监装、水尺计量到检测化验,每个环节都严格把关,最大程度缩短船舶在两港锚地的等待装卸时间,节约船运费、滞期费、港杂费等费用,实现全链条降本、提质、增效。
保供和市场业务“两翼齐飞”,离不开风险防控和人才支撑。公司扎实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构建了一套实用有效的商贸内控管理体系。同时,加快推进供应链财务一体化和阳光采购平台的应用,规范业务流程,打造风险可控、阳光透明的现代商贸企业。
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同时,公司充分发挥绩效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创新实施公共指标、个性指标、KPI指标及重点指标“立体递进式”考核办法,形成“人人有指标、个个担责任”的科学激励机制。公司党委围绕中心工作,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商贸物流特色的党建品牌,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