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一版)
协同为“舵”,多点突破
项目用地报批工作关系到工程建设的合法合规性,决定了施工进展,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环节。
木兰抽蓄公司高度重视、实干为先,组织精兵强将,强化责任担当,左右协调、上下衔接,逐一攻破难题,高效推进用地报批工作。
“项目报批周期长、审批环节多,用地需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且存在大量空白权属和争议地。”项目发展部主任助理肖葆介绍。项目团队转变思想,破除传统用地报批观念,充分尊重落实新的报批政策和要求,多措并举打好“组合拳”,为用地报批挂上“加速挡”。
在工程总布置规划阶段,木兰抽蓄公司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本着“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响应,第一时间解决”的积极态度,提前介入用地预审、报批环节,全程跟踪审批流程。
项目自启动以来,得到了莆田市委市政府、仙游县委县政府的极大支持与帮助,县政府抽调各部门骨干成立抽蓄专班与公司合署办公,打造了企地协同、凝聚合力的良好典范。
该公司还定期组织相关人员的业务培训,及时把握最新制度、深入解读政策热点,全方位提升相关岗位的业务水平;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就项目发展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进行宣讲,同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助力帮扶乡村振兴,营造了良好的征地工作舆论氛围。
以努力为基础、以合规为原则、以真诚为本,充分利用便企助企惠企政策,与地方政府凝聚共识、协同发力,正是木兰抽蓄项目在福建省“十四五”规划抽蓄电站中第一个获得建设用地批复、全程高效推进用地报批工作的“不二法门”。
技改为“桨”,人机并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TBM设备能同时完成破岩、支护、出渣等多项作业,与常用的掘进设备相比,具有施工安全性好、掘进速度快、成巷质量高、除尘效果好等优点。
木兰抽蓄电站探硐工程所处位置主要以凝灰熔岩为主,具有花岗斑岩、辉绿玢岩相混杂的复杂特点。长探硐是抽水蓄能电站地下厂房可研阶段勘察任务的关键环节,直接制约着项目前期可研阶段的勘测设计工期。
2022年10月,在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下,木兰抽蓄公司勇于创新、敢于突破,运用TBM掘进等新技术、新工艺推进长探硐工程,是华东区域首个、全国第二个采用3.53米直径TBM设备掘进地下厂房地质探硐的抽蓄电站。“相对于传统的钻爆法,这次的新工艺将工期从9个月缩短至不到3个月,大大提升了施工速度,有良好的试点和示范意义。”该公司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冯士权倍感自豪。
TBM设备在长探硐的成功使用,为工程后续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木兰抽蓄电站全面开启“加速模式”。
通风兼安全洞、进厂交通洞的施工进度直接影响抽蓄工程首台机组发电时间。为安全、高质量推进两洞施工进程,项目团队采用8.53米大直径TBM设备与人工钻爆法双向掘进施工方案。
进厂交通洞全长1798米,其中人工钻爆开挖1105米,TBM设备掘进693米。自开工以来,面对地质条件复杂、洞室开挖难度大等严峻挑战,项目团队周密制定方案、合理规划工序,采取短进尺、弱爆破,先中部掏挖、贯通后修边的方式,高效推动工程进度。
未来,木兰抽蓄公司将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持续创新突破,朝着早日全面建成投产的目标迈进。
安全为“锚”,守牢底线
快马加鞭先要安全至上。
木兰抽蓄公司始终坚守安全底线、筑牢安全防线,积极探索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新思路、新举措。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对内坚持“围绕安全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安全”的工作思路,实施“党建+安全”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头雁”作用,推动党建与安全工作的深度融合。
对外引入抽蓄建设经验丰富的安全咨询单位协助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区域全覆盖、责任无盲区的施工现场安全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以内促外、内外协同,全方位提高工程建设本质安全水平。
同时,项目设计与施工还推行“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理念,通过技术创新赋能安全生产。通风兼安全洞采用TBM施工,通过建设具有“人员定位、视频监控、安全预警、环境监控、应急广播”功能的智慧安全监控系统,筑牢企业安全发展的技术基石。
截至2024年底,公司累计连续实现7个“安全生产管理一百天”,安全生产“零”责任事故。
安全是全方位的。作为集团投资建设的首个抽蓄项目,木兰抽蓄瞄准建设经得起时间检验的阳光工程、廉洁工程目标,通过与施工单位时刻保持亲而有度、清而有为的合作关系,严守廉洁底线,为高质量工程建设保驾护航。各参建单位对木兰抽蓄公司在施工和管理上彰显出的高标准、严要求,以及在廉洁建设和风险防控方面的举措表示高度认同。
山水眷顾奋楫者,木兰先锋勇向前。
当前,项目正按照2027年底首台机组发电、2028年全部机组投产的目标,安全高效有序地开展施工建设。预计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14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53.9万吨,为守护万家灯火打好能源保供“协同战”,为助力实现国家“双碳”目标写好能化答卷。
站在新起点上,木兰抽蓄公司将继续凝心聚力、全力攻坚,让这个润泽于莆仙大地千年文脉之间的超级“充电宝”成为绿色中国能源转型的强力引擎。
(郑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