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音时至,声如鼓雷。近日,笔者走进地处漳州古雷石化园区的福化鲁华公司,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崭新的楼房、矗立的油罐、交错的管廊……短短3年多时间里,一座占地近500亩的现代化工厂拔地而起,展现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福化鲁华公司的碳五碳九分离及下游新材料项目是福建省重点强链补链项目,填补了省内产业空白,能“吃”掉全省石油化工企业产生的碳五碳九废料,极大地促进了省内石化产业的资源循环利用。而二期建设的异戊胶乳装置,更是为产业链的延伸增添了一大亮点。
串珠成链,聚链成势。自福建能源石化集团在古雷石化园区启动“红链满园”链上党建赋能行动以来,园区内所有企业和管理服务部门通过党建联盟的形式,组织联建、理论联学、活动联办、资源联享、机制联动,注入了强劲的“红色动能”,激发了澎湃的党建动力。那么,作为见证“红链满园”从无到有的福化鲁华职工,他们的感受又是如何呢?
“‘红链满园’就像把园区上下游企业和管理部门之间的‘线’拧成了一股强绳。”福化鲁华HSE部负责人王政星对链上党建行动表示高度肯定。作为首批入驻建设的“元老”,王政星深切感受到企业与管理部门共建的重要性。他回忆起项目初期的诸多难题,如建设审批、土地拆迁等复杂工作,企业常常需要耗费大量时间与各部门协调沟通。而“红链满园”推行的每两周一次政企会商机制,则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会商机制,园区各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推进的难题得到了及时协调和解决。”
尤其让王政星印象深刻的是,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办理速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从原本的45天缩短到48小时,这完全是从‘自行车’到‘动车’的飞跃!”他补充道,链上党建行动带来的红利显而易见,各管理服务部门的主动服务意识逐步增强。例如,消防部门主动上门提供消防应急演练,加速了消防设施验收审批;市政配套部门也加快了古雷山南路的修建,打通了企业固体产品出入的“最后一公里”。
在生产技术部,调度员曾文松表示,园区内企业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顺畅,尤其通过每月举行的生产经营协调会,许多事项得到了集中解决,合作共赢的氛围愈加浓厚。“我们所需的碳五碳九原料由古雷石化公司供应,以前是定时定量供应,但现在通过协调沟通,他们能按我们的生产实际进行配合,一个电话就能确保原料准时到位。”曾文松介绍。
党群部的卢志杰则谈到了“红链满园”在个人成长方面的助力。作为入职仅两年的职场新人,他通过参加园区内的“海思大讲堂”、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党建工作交流等学习平台,业务能力得到了快速提升。“‘红链满园’让我们从公司这个‘小家’变成了园区这个‘大家’。”卢志杰感慨道,正是通过这一平台,他和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第一医院策划了一场共建活动,不仅提高了公司职工的职业卫生急救意识,也为双方青年职工搭建了交友桥梁。
“碳五装置一次开车成功、DCPD树脂加氢装置投料试车成功、二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这些项目背后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引领力和凝聚力。”土建部经理王俊在近期郑重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随着“红链满园”党建赋能行动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优秀职工主动向党组织靠拢,目前福化鲁华已有16人提交了入党申请,包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1名、中层管理人员3名。
窥一斑而见全豹。福化鲁华职工的真实感受是“红链满园”党建赋能行动的缩影。从企业生产到职工成长,党建工作为园区的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以党建赋能园区产业链、服务链、创新链协同发展,助推福建石化产业红红火火,“红链满园”的精彩故事还在不断续写。 (林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