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冬已至
文章字数:745
  寒风细语夜渐长,未觉深冬已至阳。秋意尚未完全消散,冬至携着银装素裹的梦境,伴着簌簌飘落的雪花悄然而至,冬天的画卷缓缓铺展。
  冬至与春分、夏至、秋分并称为“二分二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自古以来便被视为重要的时间节点。《周礼》有云:“冬日至,於地上之圜丘奏之。”在古代,冬至这天,天子要亲自祭祀天地,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冬至,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的日子,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即将开启。辽阔的天空下,枝条愈发稀疏,偶尔几片顽强的叶子在寒风中摇曳,树枝挺立,疏影斑驳,每一棵树都在静待春日的归来;广袤的田野沉睡在皑皑白雪之下,庄稼已归仓入库,一年的辛劳化作丰收的喜悦。而南方虽没有北方那般酷寒,却也在湿冷的空气中感受到冬的凛冽,人们裹紧棉衣,围炉夜话,在静谧中等待春的消息。
  冬至时节,正值岁末年初,文人墨客常对着银装素裹的世界吟咏抒怀。我国地域广阔,冬至时节在北方已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南方却仍是温暖如春,因此文人笔下的冬至也各具特色。
  杜甫的《小至》写道:“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冬至阳生,春意渐浓,刺绣添线,葭灰飞扬,柳枝待舒,梅花欲放,虽身在异乡,但云物无异,举杯共饮,暖意融融。白居易的《冬至夜》则表达了身处江南的温暖:“老去襟怀常濩落,病来须鬓转苍浪。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今宵始觉房栊冷,坐索寒衣托孟光。”虽然白居易年岁已高,疾病缠身,但心中仍有温暖,冬至之夜,房栊虽冷,但有寒衣相伴,温情依旧。
  秋去冬来,又是一年四季的更迭。流逝的时光,承载着生命的厚重与希望,在人们的期盼与守望中,生生不息,温暖如初。 (郑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