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7月,福建水泥顺昌炼石公司年度首月实现保本微利,单月较预算减亏688万元,累计利润较去年同期减亏926万余元,生产经营总体向好,控亏、减亏、扭亏加速。在“稳经营提效益”三年专项行动上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实现公司全年减亏增盈、扭亏为盈夯实基础。
今年来,水泥市场持续低迷,行情下行压力大,市场仍处于供大于求的劣势局面。面对量价齐跌及原燃材料较去年同期上升的外困之忧,该公司根据能化集团、福建水泥“稳经营提效益”三年专项行动实施要求,锁定资源掌控、精益运营、精准营销、人效提升和费用管控五个“靶向点”,全员树立“只有过紧日子,才能有好日子”的思想,倒逼成本,从持续节能降耗、深化绩效考核、加强库存管理和变革营销模式等方面集中发力,对应加装硬核“助推器”,有效助力企业控亏、减亏、扭亏增盈。
在节能降耗方面,该公司于3月成立了“降料耗、提性能、压成本”攻关小组。在保证水泥质量安全且符合水泥新标准的前提下,通过提高熟料强度、多掺混合材、优化混合材品种等手段,达到有效降低产品综合成本的目的。1-7月熟料变动成本和水泥变动成本分别较去年同期下降41.39元/吨、17.46元/吨。2#窑熟料标煤耗、综合能耗及3#水泥磨电耗等生产指标纷纷创投产以来历史新低,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为深化绩效考核,该公司相继出台了《提高原燃材料替代率专项奖的通知》《备件辅材消耗及维修费管理考核办法》等降本增效举措,鼓励修旧利废,外委自修,1#水泥磨大修比计划提前3天完成,节约外委费用约7.5万元。加强库存管理,从对工器具统计分析入手,减少非正常领用,严格落实交旧领新制度,对维修费、低值易耗品单耗实行单项定额考核,1至7月维修费较去年同期减少452.7万元,可控费用较去年同期减少近7万元。
在管理改革和提质增效上,顺昌炼石公司争做“排头兵”,率先在福建水泥各基地工厂试点营销模式变革,实行产供销一体决策。通过经销+直销并行的销售模式,分片区进行精准定价,“点对点”针对不同片区民用、中小工程、终端搅拌站拓量,4月开展了M32.5袋装产品推介会,5月该产品销量环比增加22%;同时依托双向物流降低运输成本的优势,加强经销商的依赖性,提高忠诚度;通过提升终端市场价格把控力度,拓宽营销渠道,以此提高市场份额,提升企业盈利水平。(雷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