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昌汤是我在福建煤校读书时的同学。1961年,他毕业于矿山机电专业,邵武煤矿、永安矿务局、龙岩市北山煤矿都留下了他奋斗的足迹。来到邵武煤矿工作后,他到安徽淮南谢一矿,跟随高级电工吴方吉学习矿山大型电气设备维修。回福建后,他从维修电工做起,先后担任电修组长、矿山机电技术员、工程师,直到分管矿山机电的矿领导。
1965年,邵武煤矿二号井投产,当时二号井主井提升机,是直径2米的仿苏设备,电气控制线路非常复杂,故障频发。章昌汤花了许多精力,把所有的电控线路图都背下来,烂熟于胸,设备一出故障,他立马组织工友在现场找毛病,尽快让设备正常运转。
1975年,章昌汤担任二号井机电技术员。为井下直径1.6米提升绞车增设了一套动力制动系统,用电磁刹车代替闸皮刹车,使机器的使用寿命大为延长。他设计成功的“手动组合式反装扇形门的煤仓闸门”,安装方便,不需要用电,操作省力,深受矿工欢迎。看过北京电影制片厂《泥石流》科教片后,他得到启发,利用泥石流原理,用水冲刷矸石山,使翻矸的效率大为提升。
1978年3月,章昌汤作为福建省煤炭战线青年科技人员代表,出席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同年9月,他又参加了福建省科学大会,获得“福建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和“福建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2014年10月,他已退休多年,还参加了在湖南省韶山市召开的“全国猴车技术研讨会”,受邀作首席发言,介绍福建各矿井使用“猴车”的经验、改革建议。此前,他多次重返矿山,对“猴车”在井下的运行状况作了认真调研。3年前,龙岩市在评选“十佳最美老干部”时,章昌汤被授予“发光发热的机电老工匠”光荣称号。
今年82岁高龄的章昌汤,说起矿山机电,依然眉飞色舞。
(吴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