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叶翔在会议上讲话图为叶翔在会议上讲话
图为叶翔在工厂竣工验收大会主席台合影留念图为叶翔在工厂竣工验收大会主席台合影留念
图为叶翔在公园里用手机撰写回忆录图为叶翔在公园里用手机撰写回忆录 洋洋洒洒23万字,他以墨为锋,用至诚之心诉说一代水泥匠人的初心和信仰;风雨兼程20年,他敢于亮剑,以实干之举践行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和担当。他就是原福建炼石水泥有限公司供应部主任叶翔。
一部回忆录道尽风云往昔
还没见到叶翔,先被眼前这厚厚一沓A4纸给震惊。不掺一丝水分的字号和行距、没有花里胡哨的排版和设计,谁能想到,这将近200页的回忆录竟是出自一位古稀老人之手呢?
更令人无比敬佩的是,老人从没有写日记的习惯,这23万字竟完全是凭借超强的记忆力,用手机一点点码出来的,用时还不到一年。仔细阅读其中章节,就连详细的人名、地名都记得清清楚楚,年月日也十分具体精确,任谁见了都要感叹他是“最强大脑”。
“这些都是用心工作结下的硕果。”叶翔的自豪之情难以言表。他虽个头瘦小却精神矍铄,总爱戴一顶白色鸭舌帽,干净整洁的格子衬衫被干练地挽起袖口,依稀能让人捕捉到当年雷厉风行的模样。
叶翔出生于1949年,正好与共和国同岁。这部回忆录是2019年完成的,是他献给共和国70周年华诞的贺礼,也是送给自己的70岁礼物。他小心翼翼翻着回忆录,那段沉睡了数十年的风云往昔就这样清晰而又生动地展现在我
们面前。
福建炼石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是“福建省顺昌水泥厂”,于1983年底开始筹建。 从一片荒野开始,经过多次改制、兼并,40年后的今天已成长为年产水泥180万吨的大型现代化国有企业。
正是在这里,叶翔度过了人生中的黄金20年,也一路见证了顺昌水泥厂的沧桑巨变。这部回忆录,不仅是他的人生纪念,更是一代福建水泥人披荆斩棘、乘风破浪的缩影,承载着“对党忠诚、弘扬正气”的企业文化。
“我的微信名和笔名都叫‘榕树叶’,榕树是福州特色,枝繁叶茂,有强大的生命力,把阴凉带给人间。而我姓叶,目前定居福州,要有榕树风骨。”叶翔指着回忆录封面的落款,神情坚定又淡然。
文字是叶翔穿越时光的DV相机,一集紧接着一集,为我们鲜活重现了产业先辈们的真善美,让后继者们对创业征程中逆流而上的铮铮铁骨肃然起敬。
“刚看完回忆录这些章节,过程很惊险,甚至心脏都跳得快了。”“几十万字的回忆录能有条不紊地写下来,实属不易。”退休老同事们读完回忆录,也纷纷感慨于叶翔的超群记忆,以及当年的守口如瓶、称职守纪。
一段奋斗史擦亮清廉底色
一心为公自会宠辱不惊,两袖清风方能正气凛然。
叶翔在顺昌水泥厂的20年间服从组织调动,先后轮换过设备材料科、供销科、工厂纪委、行政科、档案室、供应部6个部门,担任党支部书记16年,其中多数都是稍有不慎就容易思想滑坡“掉链子”的关键岗位。
“没有强大的意志力,没有对党、对企业的忠诚,是会被击垮中套的。”叶翔在回忆录里写道。计划经济时代,水泥属于统配物资,资源相对紧缺。而他作为供销科负责人,肩负着工程材料供应,掌控着“三材”指标的划拨、核算核销,对于吃工程饭的施工单位来说,是一定要“重点攻克”的。
1987年一天清晨,一个陌生人突然敲开叶家房门,闪进来准备从挎包里掏出一个大家伙。“老板的意思,就一猪腿。”来者显得有些局促。猪腿在当时那个年代算得上是奢侈品了,这只提着足有20斤不止。趁他还没掏出来,叶翔赶紧打开房门,连拉带拽将他推出门外。“你们找错人了,我与你们一概不认识,即使认识,我也不会收的。”他的拒绝是那样掷地有声、铿锵有力。
在供应部任职6年期间,叶翔没有收受当事人的一分钱,没有接受供应商的一次吃请,对于一些界定不明的灰色收入,他也是坚决婉拒。他始终以企业利益为重,坚持按合同原则办事,即使因此得罪了不少人,也从来没犹豫过。
“任这个职,我不能让信任我的人丢脸。”叶翔底气十足、心胸坦荡。不能让任何人捞到企业一分便宜,是他做事的底线。
1986年顺昌水泥厂筹建处开始评先,所有科室中唯有叶翔所在的设备材料科被评为“先进单位”。1987年转为供销科后,也连续3年保持“先进单位”红旗不倒。廉洁、透明、公开运作的“约法三章”一直是叶翔的治科理念,严于律己也严于律人,叶翔以身作则,将两袖清风“吹”进了大家心中。
2003年,叶翔响应企业内退号召退出岗位时,当时的福建省建材控股总公司董事长黄建民送给他8个字——“有目共睹,有口皆碑”,应该是对他最高的褒奖吧。
“有人迷恋金钱地位,我倾向名誉追求。虽清贫,但在一个企业能博得广大员工和往来客商的认同,值!”在顺昌水泥厂沉淀了20年,叶翔也将人生定格在不平凡的路上。
一颗向党心淬炼崇 高信仰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1986年正式入党至今,叶翔已是有着将近4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在任职期间,他以过硬的工作作风、清廉的政治风骨被福建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评为“劳动模范”“优秀共产党员”,还被顺昌县授予“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荣誉的背后是鼓舞,也是鞭策。退休之后,叶翔没有丝毫松懈,始终用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学习强国”平台学习,也是他每日的坚持,如今已是“十年磨剑”段位。
“活到老也要学到老。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坚定理想信念,做合格的共产党员。”叶翔说。
信仰可抵岁月长,眸中终为盛世光。现在的叶翔也仍然挂念并深爱自己曾辛勤耕耘过的企业,微信公众号成为了他为福建水泥办实事的平台。每每有为公司投票打call的活动,他必积极回应努力转发;每当公司有欢欣鼓舞的事件时,他都踊跃宣传转载。
为民操心办事是叶翔不变的坚持。那颗始终不变的拳拳爱企之心,在离开水泥厂后的每一天里依旧熠熠闪光,他用一生践行着“矢志不渝跟党走”的庄严承诺。
风雨炼石路,悠悠向党心。叶翔用坚守和奉献点亮了新时代党员干部前进的精神灯塔——把“忠诚”落实在行动里,照亮许党报国的“前行之路”;把“干净”融入到日常中,照亮清正廉洁的“必由之路”;把“担当”投入到事业上,照亮尽职履责的“奋进之路”。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初心寄深情。如今的他依旧目光如炬,为曾经挚爱的事业和信仰贡献着银发力量……(郑安迪/文叶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