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来,新材华安公司以党纪学习教育为抓手,积极践行省委“三争”行动部署及集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把严格纪律约束和激励担当作为有机统一起来,把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与基建扫尾、系统消缺、稳量提质等中心工作结合起来,用攻坚克难、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效交出“新答卷”。
“普砂指标不稳定,出现串料未达合同要求”“下料溜管、导料槽要根据料流冲击位置进行改造”……面对生产线系统存在的大大小小的诸多消缺项,该公司领导一方面督促总包单位限期落实整改,一方面组织技术人员深入探索筛网孔径间的配合及筛网材质对打造高端骨料的适用性。
工程人员扛起使命,主动担当,每天在现场作业时间不少于10小时。他们前后耗时3个多月,换了近1000片筛网,终于攻克筛分设备调整、筛网规格选定及圆锥破碎控制等技术难点,所生产的骨料颗粒级配及粒径规格满足了重点客户需求,打造出“差异化”高端骨料产品。
该公司将重点客户的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创新思路、完善机制,制定了原矿含泥量考核措施,矿山在爆破后及时清理面层风化岩,精选原矿,严格把控供矿质量,努力实现量、质同步提升。
“在打造特色产品这条路上,我们要排除万难、毫不动摇地走下去。”该公司总经理林朝传坚定地说。
3-5月受极端天气影响,特殊时段生产时,重要点位需派专人盯守,现有配置人员明显不足,尤其是熟练工较为紧缺。
“如发生破洞漏料,没有人看住,不要一分钟,物料埋到皮带尾轮,皮带就撕裂了,更换皮带随便都要停机一星期。”该公司副总经理夏新国介绍。
针对人员不足问题,该公司推行“一岗多职、一专多能”的用工模式,确保了生产线的正常安全运行。
近两个月均连续降雨,原矿产品水分高、含泥量大,只要开机投料,生产线便从除土筛一路堵到成品库。经历了多次集体大清料、加班加点查缺补漏后,项目团队掌握了生产线的难点、堵点和关键点。积极“走出去”借鉴同行业成熟经验、向设备厂家专家请教,解决困扰生产线正常生产难题。同时,因地制宜制定了晴天多备矿、爆堆采用篷布遮盖、选择合适点搭建雨棚堆存物料等措施,采取晴天多生产、雨天调节生产等办法,确保雨天不断供及物料入机水分不超标,有效保障了生产线产能的发挥。
下一步,该公司将扎实推进党纪学习教育,紧紧围绕“提质、稳价、增量”总要求,凝心聚力、团结拼搏,推动年度目标任务落地见效,努力打造“三绿工程”,推进区域绿色建材供应基地建设。(袁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