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唐杰民(左上)、余联烨(右上)、陈梅(左下)、徐宗鹭(右下)
联美公司自建立“先锋·共筑联美路”党建品牌以来,积极融合“螺丝钉、小蜜蜂、攀登者、红梅赞”四个主题实践,涌现出一批优秀青年,他们把工作当使命,把使命当追求,将自己的青春奉献给项目。
无处不在的“螺丝钉”
“杰民哥!车子陷到泥坑里,施工道路已被堵住,请立即过来!在基础施工阶段下起了一场雷阵雨,道路变得湿滑,一辆混凝土车因为轮子打滑陷到了泥坑里,施工现场顿时交通堵塞。来自生态城项目的唐杰民迅速赶来,先是安抚大车司机情绪,配合疏通工作,然后通过观察车轮失陷位置,调拨来一辆钩机助力,车辆成功驶出泥坑,现场很快恢复了秩序。
就是这样一位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的年轻工长,成为了项目现场无处不在的“螺丝钉”。不仅如此,唐杰民也是爱动脑筋的“技术男”,他参与的课题荣获福建省QC成果二等奖,在公司技能比武中获得第三名,获集团“青年岗位标兵”称号……每一项荣誉的背后,无不是他刻苦钻研、敢于尝试结出的硕果。
孜孜不倦的“小蜜蜂”
“刚做安全员那会儿,压力真的很大,现场指出工人安全帽佩戴不规范,有的人只是搪塞一下,不认真改正。许厝项目部安全员余联烨回忆。明明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大家怎么就不听劝呢?直到有一次,他听到一名工人在抱怨:“工地这么大,倒霉事咋可能就落在我们头上嘛。他瞬间恍悟,根源还是在于工人安全意识淡薄。
从这以后,余联烨遇到违章的人或事,便停下脚步,不似从前那样单纯制止批评,而是像“小蜜蜂”一样在他们面前晃来晃去,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劝说。时间长了,现场作业人员只要远远看见他,都会下意识摸摸安全帽、紧紧安全绳,相互打量一番才能安心施工。在他的努力下,项目部在安全考核中经常名列前茅。
风雨不惧的“攀登者”
被同事称为“拼命三郎”的徐宗鹭是来自龙岩项目部的一个施工员。令他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去年6月份的持续降雨,当时项目部位于高边坡地域,周边许多地方发生了塌方,他不顾危险前往边坡周围进行排查和防治。他回忆起来总是感慨:当时的情况真的难以预料,天黑下着雨,如果发生塌方的话,影响的是我们的安全,所以一定要去。
正是徐宗鹭这种风雨不惧的“攀登者”精神,在个人进步的同时,也带动着身边人一起前行。从最初的地基开挖,再到主体装修、交房验收,无论是工程图纸的核对,还是现场管理的组织协调,整个项目部都做到全力以赴,有力保证进度节点的完成,项目部还因此获得公司“优秀团队”称号。
矜持不苟的“红梅赞”
作为德化项目部的一名“财神爷”以及工地“一枝花”,陈梅不论走到哪里都受欢迎。但财务却是敏感岗位,有时候毫无“人情”可言。
“这东西不好说啊,没票办不了。”陈梅回答。“重开发票太麻烦了,帮帮忙吧,美女!材料员小张请求。不是说不给报,但票据不全确实是办不了哦。”本着对事不对人的态度,她认真履行财务监督职能,严格审核每笔业务,遇到个别不“讲理”的,她总会寻依据、找制度,给予耐心的解释。对于业务往来中存在的问题隐患,她更是如实向领导反映,并提出自己的处理意见和建议。
毕业至今,陈梅已经历了5个项目,收获了无数“红梅赞”。那一个个数字、一张张凭证、一套套报表、一份份财务分析和一条条合理化建议,无不饱含着她的汗水,倾注了她的热情。(阙文亮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