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文章字数:2,476
图为福能海峡公司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C区海上升压站


图为福能海峡公司长乐外海海上风电场
  (上接一版)
  成长:逆境之下的青年力量
    何为青年?是“不知天高地厚”勇立潮头的追梦人,也是“自负才高八斗”敢与世界较量的无畏者。
    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词。
    第一次出海,是所有风电人都毕生难忘的经历。“风浪经常有1~2米高,就像坐了几个小时的过山车。”池志达苦笑。虽然他已是多次出海的“老将”,回忆起第一次坐船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
    长乐风场距离海岸线40千米,从岸边到风场往返近4小时,再加上台湾海峡周围本就风急浪高,没有谁能躲得过晕船的经历。
    “趴在船舱甲板上咬牙硬撑,吐到最后只剩下酸水,就像喝了半斤白酒。”去年刚加入运检团队的“萌新”陈攀全无奈摇头。
    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
    这边晕船还没缓过劲,那边更刺激的挑战又来了。风管机再加上导管架,谁的“办公室”会在海上130多米的高空呢?
    冬天盛风期是发电的好时机,只要故障报警声响起,他们就会顶着寒风上阵。多穿衣服爬风机不方便,不多穿身体又容易僵住,在晴天里穿上雨衣,是他们独特的“风场Style”。即便如此,患上风湿病也是常有的事。
    冬季防寒“基本靠抖”,夏季则更加艰苦。风机内部的机舱和轮毂都处于半封闭状态,在毒辣太阳的炙烤下,机舱里就如蒸笼一样,最高温接近60℃,刚进去还没干活就已汗流浃背。
    一台风机3个人一组,大约要七八个小时才能完成日常检修。而他们只能穿着长袖长裤工装,整个人像浸在盐水里一样,豆大的汗珠像断了线的珠子沿着安全帽檐滴下来。
    更难熬的是,由于淡水供应有限,他们常常三四天无法洗澡,有时候只能趁下雨冲冲凉。“这活儿真不是随便就能干的。”大伙吐槽之余还不忘苦中作乐,“免费蒸桑拿,排毒又健康。”
    为了提高维检效率、节约往返成本,小伙子们常常一出海就是十天半个月,长期驻扎在缺水缺电的“海上孤岛”——海上升压站。
    虽然被戏称为“四面环海大别墅”,可这“豪华海景房”的生活条件可真不敢恭维:食物单调,面包、泡面、自热饭是一日三餐;淡水短缺,舍不得用桶装水,只能就着雨水刷牙洗脸。
    连睡觉都不得安宁,设备运行产生的噪音、振动是家常便饭,柴油味更是无孔不入,而他们却有着不可言说的默契——让当日干体力活的同事睡有空调的房间,其余人则在机房打地铺,将就休息。
    青年之选择,无“退缩”之路。
    创新一直是刻在福能海峡生产团队血脉里的优良基因。
    运检部高级主管林檀被同事们称为“百科全书”。“长乐外海海域海况变幻莫测,施工窗口期严重缩水,但我们通过技术创新打好辅助配合,助力提前实现了全容量并网。”林檀难掩自豪之情。同时,他作为共同发明人取得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参与编写的技术创新案例也屡次获奖。
    2000年出生的陈子昂是团队中的“小发明家”,平时在宿舍自制无人机、编写飞行程序,在智慧海电中心轮岗时,还琢磨出了一套“自动海上升压站环境监测报表程序”,通过提前干预、精准预测,防止电气设备隐患发展成故障,从而提高了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目前,该算法准备申请发明专利、小程序申请软著,已经在海电中心实际投入使用,运行效果良好,获得了嘉奖。
    青年常为新,也最能为新。风电青年们迎难而上,让创新这一“关键变量”真正变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坚守:万家灯火因你而点亮
    专注细心是标签,保障安全是底线。和前方“乘风破浪的哥哥们”相比,集控室更像是一个无声的战场。
    “平时主要负责风机启停运行状态的监视和检修调度,同时及时通联海缆周围船只。”28岁的陈锦品是运检部主值,腼腆不善言辞的他显然更具“宅男”属性。
    由于风机设备数量多且风场环境复杂,为了做好安全生产的“吹哨人”,他们需要分工合作,昼夜不停,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实在困了就起来走两圈,点个外卖打打鸡血。”乌青的黑眼圈里藏着无数个熬过的漫漫长夜。
    海缆保护是陈锦品所在班组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海缆是海上风电项目的“动脉”和“神经”,一旦遭到损坏,将会给全场稳定发电造成极大的影响。
    去年,该班组共及时预警了5起锚害事故,为公司减少了数以亿计的损失,海缆保护工作专班也因此荣获福建能化集团2023年度“优秀团队”称号。
    与家人聚少离多总是常态,哪里有故障,哪里就有他们冲锋在前的身影——
    春节万家团圆时,点检长成巍、点检员黄建斌在春节保电特巡时发现3号主变下方有油迹,查阅图纸后分析故障原因,立即对症下药进行处理,确保设备在保电期间安全稳定运行;点检员邱日灿提前分析风机存在故障的原因,抓住仅有的短暂连续窗口期,主动请缨出海开展消缺工作,顺利完成抢修任务,确保后续大风天气风机发电可靠性;
    五一国庆假期,主值刘定坤坚守海上升压站,结合监控后台告警,开展海上升压站的专项巡视检查,全力保障海上升压站稳定运行;点检员吉荣斌、陈镜光时刻跟踪气象情况,提前筹划风机设备消缺和定期维护工作,一天时间内累计完成5台风机消缺及巡检任务,有效提高了风电机组的运行可靠性;
    ……
    他们因此成了家人心中的“画饼大师”,团队中的单身比例也总居高不下。
    “乱花渐欲迷人眼”,但风电青年们却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定力。 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福能海峡公司年发电量可达19.8亿千瓦时,相当于80余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量,真正实现了用绿色清洁能源点亮万家灯火。
    一程来路,几多拼搏;一湾蓝海,几多风情。
    矗立于碧波之上的大美风场是海峡青年的逐梦舞台,更是无数海上风电人的精神家园。向海而兴的不仅有诗和远方,更有一条向前无限延展的绿色发展航道——航道的这头,是海上“追风”人的奋斗耕耘;航道的那头,是千万百姓家的幸福希冀。
    “双碳”愿景,青年使命。风不止,梦不停,他们终将在不远的未来披襟向洋、乘风凯旋……
 (郑安迪/文 张苗苗/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