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由“暗”改“明”为安全加码——晋江气电顺利完成新增天然气架空管道项目纪实
文章字数:1,472
  近日,经过一年多的筹划施工,晋江气电公司新增天然气架空管道项目验收合格并顺利投入使用,天然气管道地埋部分改为架空管道这项大工程完美收官。
  天然气输送管道属于晋江气电公司最为重要的压力管道之一,是输送发电“口粮”的重要设备,在建厂时设计部分管道为地埋管道,总长约400米。
  投产十余年以来,地埋管道焊口一直存在维护检修难、监督检验难的问题,在焊口全面检查和维修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每次成本高达数十余万元。因管道流通介质天然气的易燃易爆属性,晋江气电公司高度重视地埋管道的隐患治理,同时统筹考虑安全、经济、保电等因素,决定把天然气地埋管道更改为架空管线。
  “精耕细作”保准备充足
  晋江气电公司发电用天然气自厂家供气末站至调压站后分配给各台机组,4台机组天然气供气管道均为单管运行。改道需停气,停气就得停发电,所以要将地埋管道改架空管道首先要解决的是时机问题。另外,还有施工机组和发电机组天然气管路的隔离问题,必须保证100%安全有效。再加上架空管线路径的规划、施工图纸的设计定稿、施工单位的招标敲定、施工材料的选定购置等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繁杂琐碎。
  公司结合实际统筹考虑,紧抓机组检修及公用系统检修契机开展这项工作。特别在前期准备阶段,全盘考虑与发电机组的有效隔离、安全施工、质量验收等每一个环节,做到精耕细作,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在2023年初筹划这项工作,明白天然气管道由‘暗’改‘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拿到设计图的第一时间,同步进行施工方案制定、所需物料采购、施工单位招标等工作,在六月份就完成全部前期准备工作,保证了方案到位、物料到位、人员到位。做到机组一停,马上就开工!”设备部副经理李德兵介绍。
  “吹毛求疵”盯施工质量
  施工质量能不能过关,材料是一问题。晋江气电公司严把材料“进厂关”,从管道母材、焊材及防腐材料的选择、采购到开箱验收,都做到既细又严。
  在制定施工技术方案时,项目组成员一丝不苟地深入研究、反复斟酌,查阅大量技术资料,对近30项工作量清单中的每一项都提出严格的技术要求,明确质量及验收标准。
  在施工现场,各点检员步步紧跟,确保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进行,对管道坡口打磨、对接、焊接、探伤、防腐等工艺严把质量关,确保一步不落,步步精细。
  “我们主要跟踪各环节的施工质量,该整改的整改,该返工的返工,质量这件事一点马虎都不能有。”设备部机务班主管刘保介绍。
  “见缝插针”抢项目进度
  据统计,需改造管路包括厂家供气末站至调压站、调压站至4台机组、调压站至启动锅炉等6部分,总长近400米,工作量涵盖脚手架搭设、架空管道支撑管架基础预制、管道焊接、相关阀门恢复安装、管道表面防腐刷漆等,工作繁杂,压力重大。
  晋江气电公司抢抓机组检修、公用系统检修及机组停运等窗口期,确定分段施工方案,科学安排施工工期,精准倒排施工计划,特别在春节临近时,克服人员紧张、外部资源短缺等困难,坚持准备工作“做在前头”,凡不涉及需机组停运的任务都提前完成,近70%的工程量率先完成。
  “我们利用1号机D级检修、3号机扩大性C级检修契机完成1号机和3号机的地埋管道更换,在公用系统检修4台机组全停的时候完成供气末站至调压站段、2号机段和4号机段更换,更是在明确机组开机时间后加班加点完成启动锅炉段更换。为了保证工期,可以说是‘见缝插针’。”设备部副经理姚卫星介绍。
  晋江气电公司天然气地埋管道由“暗”改“明”是一项重大隐患治理工程,彻底解决了维护检修难、监督检验难等问题,为燃气安全加上一个重重的砝码,进一步筑牢了燃气安全防线。(王素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