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7版
发布日期:
降本挖潜创新奏响“提质增效”三部曲
——福能南纺公司聚力“三争”行动纪实
文章字数:1,851
  2023年以来,福能南纺公司动员广大干部职工,聚力省委“三争”行动部署,以集团“提质增效、提速攻坚”专项行动为抓手,将“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具体落实在生产现场、项目一线、基层班组,扎实推进降本增效、挖潜增效、创新增效,高质量发展步伐更加扎实。
  在“降本增效”上建新功
  2023年9月,走进南纺公司水刺厂,车间里弧光闪烁、焊花飞溅,敲击声、振捣声不绝于耳。为了加快全棉乳霜自涂生产进度,设备人员利用闲置配件,自行设计制作了一台后处理设备,为企业节省了乳霜设备投资100万元以上。
  “三争”行动开展以来,该公司进一步完善了修旧利废激励措施,坚持“自修为先”原则,一批“病入膏肓”的机器设备“起死回生”,濒临淘汰的废旧物资重返“舞台”,切实做到“吃干榨净”;同时,立足源头管控,强化过程管理,保障工料匹配、物尽其用。据统计,公司全年累计修旧利废1155项,节约成本35.64万元。
  省下一分钱,就增得一分利。南纺公司各单位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从物资采购、质量提升、节能减排等方面入手,实施多元化降本措施,构建全员、全流程、全方位成本管控格局。物资供应部组建原料采购运作小组,通过拓展采购渠道、多方询价比价、实时批量采购,与市场采购平均单价比节约成本1200多万元;质量管理部开展重要客户质量服务专项行动,卫材产品退货率下降60%,绒布产品退货率直降为0,切实用质量服务“满分卷”换取用户市场的“满意卷”。
  南纺公司积极推广运用节能新技术,开展水刺烘干机热能回收改造,推广染整染液回用工艺,环保酸、中温酶、低泡助剂等应用,加快推动绿色发展与提质增效同向发力、齐头并进。卫材厂水回用系统新技术应用成效显著,吨产品用水成本下降了12.58%,公司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保持行业先进水平。
  在“挖潜增效”上求实效
  节流与开源,犹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在深化成本管控的基础上,南纺公司持续挖掘内部增效潜力。
  龙年开春,经过半年筹备的水刺厂煤改气项目现场“热辣滚烫”,拆卸导管、拼装焊接,敲打声此起彼伏,每个人都在岗位上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争时间、抢进度,把“规划图”变成“实景图”。
  该项目源于主题教育期间的一系列调研行动。南纺公司将实施“三争”行动与开展主题教育相结合,领导班子以上率下践行“现场办公下基层”,加快推进针刺三线技改提升等项目,顺利实施水刺厂梳棉机优化改造、验布机在线疵点检测系统改造、水刺生产线烘干机热能回收改造等7项技改技措项目,促进了效率提升和节能减排。紧盯市场变化,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生产适销对路产品,全力拓展增收增效空间,全棉卫材、机织基布等重点产品的销售取得了明显成效。科学精准施策,优化生产组织,全公司合力实现了绒布产销两旺,水刺、卫材两厂携手打赢了全棉产品保供战。
  在“创新增效”上找出路
  “惟有创新,才能驱动发展;只有创新,才有南纺未来!”在2024年工作部署会上,该公司再次强调,要用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南纺作为国资国企和全国纺织大型企业,一直将创新作为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不断提升科技创新力、产品竞争力。
  聚焦“技术+营销”,立足于“高端化、差异化、定制化”产品定位,着力挖潜行业新领域新市场,全棉在线干爽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干爽棉、乳霜棉等新产品深受客户欢迎,市场开发取得新进展。2023年,公司开发并批量生产新产品53个,3项新产品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助推纺织产业结构更加完善、产品品类更加丰富。
  聚焦“绿色+发展”,将“绿色和健康”的环保理念融入新产品研发的全过程,成功研发了乳霜棉、无味粘胶等以绿色、环保为主线的健康功能纺织新产品,助力产业“含绿量”。积极申请承担省、市科技项目,2023年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授权8项、著作权1项;控股子公司新南针公司获评福建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科技发展取得新突破。
  聚焦“夯基+管理”,充分发挥科技在生产中的先导和保障作用,实施高产梳棉机改造项目,全棉品种外观疵点幅度下降50%以下,总制成率达到预期目标91%,实现了“三高一降”(高产、高效、高质、降耗);加强纤维应用研究,差异用棉、粗粮细作见成效,节约棉花、化纤采购成本近200万元;加大各板块新助剂、新工艺等五新技术研究,节约染料、助剂成本190万元,基础管理取得了新提升。
  追风赶月莫停留,平芜尽处是春山。南纺公司将进一步深学细照笃行党的创新理论,深化拓展“三争”行动,强管理、带队伍、抓创新、拓市场、保安全、促发展,争优争先争效再奋进,矢志不渝推进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征程。(蔡庆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