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同爱同在共向美好
文章字数:700
  “生命温暖生命,力量激发力量。”杭州第19届亚运会主题曲《同爱同在》歌词揭示了生命力量的伟大:同爱同在,同在同爱是通往美好的桥梁。
  “爱”是人类一切美好情感的总和,在“爱”与“被爱”的交流碰撞中,生命个体的联系不断加强,生命潜能激发,凝聚力滋长。
  “同爱”是“同在”的精神纽带,为“同在”奠定精神基础,唯有做到“心相融,爱相加”才能达成“纵天涯,隔不开牵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举国相助,尽管平日里不同地域的人互不相识,但对人类生命的爱让广大人民解囊相助——救灾面前,我们同在。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同爱让生命个体凝聚在一起,熔铸在一起,追求共同的美好而共同努力。若无“同爱”,“同在”不过是一盘风吹即散的散沙,客观存在是“同在”了,精神上却分崩离析,是否“同在”并无意义了。同爱”为“同在”凝魂聚力,聚焦共同美好的未来。
  “在”是存在,同在既指我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是呼吸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又指人们生活地缘相近。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起,所以我们对彼此有更丰富的情感;因为我们命运与共,所以我们更加关心彼此。同在”让“爱”拥有了着陆的实体,让“同爱”从华丽的口号落实为温暖的关怀。假如失去了“同在”的前提,“同爱”的概念该从何缘起?失去了“同在”,我们的“同爱”又该如何表现?正如歌词所唱“你和我同住亚细亚,同迎着黎明和繁星,同爱同在,同圆我们一个梦,我们同拥有一个家”,同在让爱连接。
  “同爱”“同在”互为基础,相融相生。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我们同在,我们相爱,生命相伴,精神相拥。人类不过是渺小的生命体,但爱的存在赋予生命以力量,赋予生命以存在的意义,而生命的薪火相传也让爱赓续,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共同迈步美好的殿堂。
  同爱同在,同在同爱,我们共同向美好进发。(苏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