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海创公司HSE团队严格按照集团总体战略部署要求,以HSE管理体系规范运行为主线,在各部门(团队)的通力协作下,实现安全总体平稳可控,全年事故总数和非计划停车数连续三年下降,全年事故总数较上一年同比下降37.5%,消缺检修期间未发生任何事故,隐患整改率达100%;全年废水、废气等污染物均达标排放,固废规范处置,未发生环境污染事故(事件),全面助力福海创公司安全绿色发展。
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推进标准化建设 HSE团队不断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强化承包商全过程安全监管,强化重大危险源管理,落实隐患排查整改,积极开展应急演练、组织开展安全警示月活动等,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全年共组织开展厂级HSE培训378次,累计培训5832人次,审核83家承包商资质;牵头组织各部门、团队开展安全监护人培训911人次;迎接或组织各类安全环保检查28次,排查隐患1376条;牵头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78场次。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收官和“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贯彻落实之年,牵头完成74项专项任务,51项任务列入HSE管理工作中常态化开展。同时,持续推进安全标准化达标创建,固体码头取得标准化三级证书,PX项目、PTA项目安全标准化二级达标创建完成自评,具备二级达标评审条件,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构建安全管理体系助力安全生产 HSE团队联动公司各部门通过物联网、云计算、数字地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结合杜邦管理改善业务流程优化,建立安全管理数字化平台,完善作业许可、智能巡检等十大模块的数字化赋能,实现引导式巡检、电子作业票、隐患随手拍等功能,建立起管理和现场之间实时互动的桥梁,促进安全管理规范化、标准化。2022年,福海创数字化项目荣获“福建省国资委国企数字化转型应用标杆”的称号。
HSE团队牵头组织开展“双重预防机制模块”建设,有效完成风险识别、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常态化管理,实现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数字化管理,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信息化系统,并与省应急管理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使福海创成为福建省首家自建系统双重预防数据迁移至省应急平台单位,并获邀为漳州市应急系统和全市危化品企业进行双重预防建设经验分享。
HSE团队以提升全员安全意识为目标,全面推广“安全经验分享”,搭建制度建设和人员培养的安全管理体系框架,积极推行星级团队和标准化班组建设。同
时在体系运行过程中定期开展系统审核,检查评估落地效果,定期对阶段性工作进行回顾性总结,不断形成新的良好实践并持续推广,持续推进杜邦安全管理改善项目落地。通过借鉴国际安全管理先进经验,突破安全管理短板,落实有感领导、直线责任、属地管理、全员参与的安全体系基础,全面系统地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构建了以杜邦安全管理为核心的福海创安全管理体系。
履行环保主体责任推进绿色发展 HSE团队积极践行“绿色石化、和谐发展”理念,以排污许可管理为核心,严格落实环保法规要求,不断推进环保治理项目建设,在漳州市生态环境局企业环境信用评价考核中,PX、PTA、码头各厂区均连续多年被评定为“环保诚信企业”。
HSE团队围绕废物处置降本增效,通过统筹安排各类危险废物集中处置、积极推动各团队实施技改技措、优化操作等措施,实现全年危险废物处置项目降本增效200余万元,超额完成全年目标。密切关注生态环境项目财政补贴相关政策,积极推动《重整装置四合一炉深度减排VOCs治理项目》顺利加入中央生态环境治理项目储备库,获得政府补贴。
为进一步提升公司安全、环保、职业健康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的程序化、规范化,HSE团队组织开展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专题培训,提高内审员独立审核能力,确保内外审工作的顺利进行。组织各厂区开展环境因素识别,危险源辨识、评价,编制发布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综合管理手册和体系程序文件。组织开展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督促完成内审问题整改62项,为环境/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建设奠定基础,助力福海创“绿色工厂”创建。
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筑牢防疫屏障 HSE团队认真贯彻落实集团及属地疫情防控工作部署,组织各团队积极应对,不断优化疫情防控管理措施,累计完成公司职工和承包商人员3714人信息摸排,并落实人员分级健康管控机制,完成10次全员核酸检测25014人次。
在国务院“新十条”政策更新前,公司未发生疫情感染事件。国家政策调整后,图为福海创QHSE部HSE团队图为HSE团队学习相关典型环保违法案例图为HSE团队安全工程师开展承包商作业安全现场检查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