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一次的基层集中采访是福建煤电公司通讯员的“必答题”。11月初,该公司集中采访组5天深入9个单位,访民生、看变化、体验式现场采访,用笔触和镜头见证助力转型新发展,用真情书写职工新生活。
助力转型,看煤电“创新发展”
“今年卸煤指标完成如何?”“这个转供煤到哪些单位?”“我们泉州分公司在拓
展市场时遇到了哪些挑战?通讯员们对卸煤码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泉州分公司经理张伟平提出各种问题。
在鸿山热电的码头卸船机上,通讯员们乘电梯登上了35米高的防护栏,切身感受到机械化卸煤的高效率。只见抓斗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钩行线,一抓斗就是约25吨煤炭,正常工作效率达到1500吨/小时,这样的生产场景让通讯员们惊叹不已,纷纷举起相机拍照。这样的工作效率实在太高了!”雁石发运站通讯员朱德月感叹不已。
一周不到的时间里,通讯员朱德月、张萍、林玉梅已经创作出了一批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佳作,其中《泉州分公司固本培元促转型》《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加速度”》等已登稿……翔实的数据,温暖的笔力,不同角度的切入点与实际工作深度融合,让主题采访报道接地气、聚人气。
生态保护,看煤电“绿色底蕴”
赶上文宾山金色稻田的丰收,又参观了绿色矿山箭竹坪煤矿……许多第一次到漳平管理处的通讯员在青山绿水间感受着绿色矿山的魅力。
原文宾山井口的稻田上,收割机在金黄的稻田中来回穿梭,一袋袋稻谷摆在了通讯员们面前。“饱满极了!我还没见过如此新鲜饱满的稻谷。”龙潭煤矿通讯员陈思忠竖起大拇指。在采访的同时,他还不忘采一把沉甸甸的稻穗,“要带回矿里让同事们看看。
在箭竹坪煤矿,通讯员们远眺了283主平硐口,到运输轻轨线亲身感受了智能喷淋除尘设施,这一切离不开箭竹坪人的踏实肯干执着。电力安装公司通讯员张萍非常喜欢这个绿色的新型矿山:这一刻,我的心已融化在这里。
重组融合,看煤电“多彩人文”
面对龙潭煤矿的山水人文,箭竹坪煤矿通讯员赖建新开启了“拍拍拍”模式,并表达了对此次集中采访的喜爱之情:“这里后勤服务、娱乐设施做得非常好,回去之后,我要邀请箭竹坪矿的同事一起来交流。
刚从漳平管理处调到电力安装公司的通讯员陈先英走访了全部单位,她说:“原本想‘躺平’的年纪,通过此次下基层集中采访,感受了跨行业、跨专业、跨业务的学习,通过找差距、查不足,恳谈写稿经验,开阔思路涨知识,为更好地开展并完成报道按下了‘加速键’。
齐聚一堂,集中“补钙充电”,增强了宣传本领,共同为推进新闻舆论工作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每一个单位都有值得我们深挖的‘亮点’,‘走基层’集中采访活动是磨砺通讯员的一个有效方法和途径。煤电公司宣传办主任林秀龙表示。
(郑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