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匠心匠行”林剑斌:“大蚶山”里的十年别样青春
文章字数:1,316

  正值初夏,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大蚶山风电场内,满脸沧桑的林剑斌疾步穿梭在场区,抬眼望去是因贫风季缓慢旋转的风机。他清晰地记着每台风机需要在贫风期维护的项目:#7风机偏航卡钳缺陷、9风机光纤通讯问题……
  在他眼中,风机检修就像农民播种,预防性维护就是播种,发电量就是收获。“我们要做的就是细致的预防维护与等待。林剑斌觉得,他的大蚶山十年岁月就是这样在年复一年的美好希望中度过的。
  用勤奋打好基础
  2013年9月,林剑斌从电气工程专业毕业。他和几名同样对彼时新兴行业的新能源电力感到新奇的同学,来到了地处深山的大蚶山风电场。真正走进风机,林剑斌才发现检修并不轻松:炎热时是贫风季,刚好是做维护的阶段;盛风期又是故障高发的时期,处理故障比坐船还晃。大蚶山投产的歌美飒风机是进口的,面对图
  纸上密
  密麻麻
  的西班牙语翻译过来的英语专用术语……那一刻,林剑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带着一肚子的问题,林剑斌在一年内翻遍了上千页的风机图纸,终于对风机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但他更迷恋研究拆解风机部件,他会把已坏的、无法再使用的部件拆得支离破碎,对着图纸逐一研究每一个细节,再尝试进行修复。就这样日复一日,十年的积累,林剑斌也逐渐成长为大蚶山项目部的技术能手。
  用坚守诠释热爱
  每年6月份的风机机舱上,贫风季节烈日当头,却是检修员做好预防性维护的重要时间段,为了风机能用最好的状态迎接后续的盛风期,发出最多的清洁电量,检修员们虽然早已满头大汗、浸透衣襟,但依旧协同作战,有条不紊地进行相关工作。
  “夏天机舱内中午时段温度可达40度以上,但通过贫风期做好预防性维护,可以减少80%的故障,在盛风季节发出更多的电量,大家的心里都高兴。林剑斌擦擦额头上的汗,头也不抬地说。
  酷暑天维护,总有些员工因为擦汗脱下安全帽而忘了戴回去。为此,去年刚刚在集团安全竞赛获得第二名的林剑斌号召全组相互提醒,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让新来的员工养成习惯,既能教会技能,掌握安全常识,又能体会到一个团队的团结,懂得互助的幸福和快乐。
  用传承播撒希望
  面对新能源行业的良好发展形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投身到新能源事业中,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林剑斌也成为了新员工的领路人。这些新人刚刚从校园出来,就像白纸一样,你以后就是他们最好的指路明灯。”从前带林剑斌入门的师傅语重心长地说。
  听到这些,林剑斌下定决心好好带这些新员工。他首先向新员工提供自己做的课堂笔记,然后每次去风机,不管是故障处理还是定期维护,林剑斌都手把手教新人,他认为学习不应局限于理论,更应在实操中得到锻炼。
  多年来,新入职的几批员工先后在林剑斌的培训下成长为项目部骨干,带动项图为林剑斌在检查偏航系统目部新老交替平稳发展,项目部也多次荣获先进团体称号,他觉得这是作为新能源人的使命责任。
  去年,身为入党积极分子的林剑斌在电视机前收看党的二十大现场直播。听了报告,林剑斌无比振奋地表示:听党话、跟党走,怀抱希望、脚踏实地,为国家的新能源事业贡献力量是新时代电力青年的最大梦想。(林剑辉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