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陈旱雨在工作中
在福能贵电公司有这样一位青年技术骨干,在他看来,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坚持做,坚持的事情用心做,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极致,便是“工匠精神”。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用工匠精神打磨青春,在创新与坚守中成就梦想。他,就是能化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陈旱雨。
勤于钻研,成为技术能手
陈旱雨2016年加入福能贵电热控专业,那时正是福能贵电机组建设调试的高峰期,他全程参与热控设备的安装与调试。条件艰苦,骨干紧缺怎么办?他主动加班,多做多干。难题太多,资料不全怎么办?他带头参与讨论,群策群力攻坚克难,最终两台机组如期顺利投产。
2020年1号机组C修期间,DCS模件切换传来多个“切换不正常”报警现象,若缺陷不能正确消除,一旦运行卡件故障,将存在机组跳闸的风险。DCS厂家身处北京,受新冠疫情影响不能前来协助,对热控专业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消缺迫在眉睫,就在大家手足无措的时候,陈旱雨迎难而上,一方面从基础着手排查硬件问题,另一方面自主研究英文资料,采用“试错”法,开启疯狂试验模式,最终成功解决了双模件不能正常切换的难题。
“他专业能力强,做事沉稳笃定,遇到故障或缺陷,他总是第一个冲在前面,迎难而上,直到问题解决。这是来自他队友最真实的评价。陈旱雨在专业上刻苦钻研,努力克服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2017~2019年,他连续获得集团技术骨干称号。
勇于创新,收获多项新型专利
陈旱雨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勇于创新。在管理创新方面,他负责多煤种自动二次掺配项目,充分利用自动控制理论,在锅炉原煤仓分仓改造的基础上进一步挖掘潜能,开展给煤机自动配煤掺烧工作,实现高、低热值煤种二次自动掺配和高、低硫分煤种二次自动掺配功能,助力公司实现多煤种精准掺烧。
陈旱雨负责基于历史数据下未校正煤量的建模,利用统计学与自动控制结合,利用历史数据建模,解决锅炉未校正煤量测量不准确的问题;发表《基于历史数据下未校正煤量的建模计算》论文,获中国发电自动化技术论坛论文三等奖。
善于总结,班组管理有妙招
担任热控专业负责人期间,陈旱雨从班组实际情况出发,对班组培训制度不断跟踪完善,并将许多技术工作和日常操作进行归纳总结,形成专业标准。他深知“安全”和“培训”是班组发展的两大基石,必须两手抓且两手都要硬。他努力提升专业工作效率,有效地实现了“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凡事有人反馈、凡事有人闭环”的专业管理目标。5年来,专业完成189项定期工作标准表、206份保护投退标准作业卡、43份检修文件包;专业技术指标持续良好,保护投入率100%、仪表完好率99%、自动投入率93.28%、消缺率大于98%、消缺及时率大于96%。所辖设备区域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NOSA相对整改率100%,专业未发生人事轻伤及以上事故,所辖设备未发生机组一类障碍。在他的带领下,热控专业获评福能贵电2022年度公司优秀团队。
陈旱雨用工匠精神打磨青春,在创新与坚守中成就梦想。他不仅是福能贵电热控专业技术能手,也是班组管理有妙招、勇于创新有成效的优秀员工。他用实际行动为福能贵电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说:我爱这份工作,我愿意把我的青春和智慧都奉献给这里。
(杨焯茗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