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把青春献给挚爱的新能源事业
——记福建省劳动模范卢玮彬
文章字数:1,654
图为卢玮彬在检查设备

  日前,福建省委、省政府表彰了一批劳动模范,福能新能源公司维检中心的风机专工、青年党员卢玮彬名列其中。手捧沉甸甸的荣誉证书、胸戴闪耀的劳模奖章,卢玮彬心潮澎湃,回首入职10年来的坚持和努力,在学习中成长,在探索中提升,在创新中精进,他把青春和汗水献给了热爱的新能源事业,无怨无悔。
  勤奋铺就成才路
  2013年,卢玮彬入职福能新能源公司时就爱上了风电,执意要为新能源事业努力奋斗。作为一名新员工,他无暇去关注偏僻而艰苦的工作环境,而是抓住一切机会向运行值长请教、向检修班长学习。为了抢先看到故障的第一现场,他不辞劳苦地跟着施工队一起干活。他不仅注重于设备实践,还注重理论学习。由于风机图纸内容为全英文,甚至部分零部件单词是西班牙语、意大利语,为了尽快熟悉图纸,他翻阅了大量的专业词典,在上千页的图纸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为设备的维护检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短短两年间,他从诸多青年员工中脱颖而出,成为了最年轻的检修班组负责人,于2022年12月成为风机专工。他撰写的论文获得福建省能源研究会论文三等奖。在2022年集团工会举办的“工匠杯”风电运维技能大赛中,他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精心呵护除隐患
  卢玮彬所在的大蚶山风电场风力资源丰富,每年高达4000多个可利用小时,曾发生风机主轴断裂、齿轮箱箱体开裂、发电机联轴器断裂等同类风机国内外现场未出现过的故障。面对未知的难题,不畏困难不服输的卢玮彬总能寻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他用心记录每一台风机的设备运行情况,对带病运行的设备,他精心呵护,确保运行安全。有一次,他通过测量多台风机的轮毂锁定盘与主机架间隙,大胆判断出大蚶山风电场#12风机是由于主轴承内圈发生断裂,导致主轴及齿轮箱整体出现轴向移位的隐蔽故障,消除了重大设备安全隐患。每处理一个故障都是压力和挑战,都是动力和历练,他在实践中不断丰满了羽翼,多次成功消除了重大设备安全隐患。
  勇于创新出奇招
  卢玮彬在日常风机检修过程中善于思考总结,经常对各项检修流程进行梳理、提出改进优化方案,勇于创新,巧借工具代替人力,研发工装提高时效。
  在风机变桨油缸密封圈更换及油缸半月板轴承技改项目中,他编制“利用小型空压机与轻型气缸调整变桨油缸活塞杆与变桨驱动球头螺纹连接”方案,并设计相关辅助工装,将检修时长由4人×10小时,缩短至3人×6小时,并应用到2021年大蚶山风电场39台风机检修实践中,该项目施工周期由5个月缩短至3个月。他发明的风电变桨油缸拆除新型工具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修旧利废降成本
  新能源公司的风力发电机组多采用国外品牌备件,价格高、采购周期长。为了降低备件成本,卢玮彬经常组织检修班组对更换的备件修旧利废。他们将风机发电机集电环批量更换下的碳刷,挨个进行测量、检查,视长度情况进行再利用,年可节省费用8万元;对各台风机变频器阻容吸收回路接触器维修,可节约5万元;对变桨系统核心部件、进口产品的液压比例阀进行维修测试,每年可节约20万元。另外、通过对备件规格研究、寻找备件国产化替代,每年可节约10万元进口备件费用,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
  言传身教传帮带
  卢玮彬对风电检修充满了激情,为了提高风机可利用率,他不懈努力,不仅练就了过硬的维修技术,也积极做好传帮带工作,开展风机业务知识培训,向班组成员分享故障处理的思路方法与经验以及作业中的安全理念、安全规范、工作作风和敬业乐业的精神。班组成员间团结协作、奋发有为,班组曾获得莆田市“青年突击队”与集团“十佳青年岗位建功”集体称号。
  卢玮彬身上,折射出青年劳动者具有的勤勉务实、争先创优的精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优秀品质。面对福建省劳动模范的崇高荣誉,他初心不改,满怀豪情,怀抱发展清洁能源的初心,落实“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征程中,踔厉奋发,攻坚克难,共同谱写福能新能源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黄瑛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