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街头架子鼓表演后,我萌生了学鼓的想法,这对于年龄30+的我而言,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年岁的增长,让我学会打鼓的可能性慢慢退却,但我的一腔热血让自己跃过了时间,努力与超越,不馁与笃定。
在等候第一堂课时,教室外满满都是学生家长。作为大龄学员的我,还是尴尬了一把。好在我的启蒙老师给予了我扎实的安全感,年轻帅气的他并没有“嫌弃”我这位很可能拖后腿的大姐,带着我踏上了学鼓之路,从此一个崭新的由节拍律动构成的世界向我打开。
刚开始接触的是坐姿、持鼓棒,要学习拍、节奏、时值、各种音符等基本的乐理知识,还要在鼓垫上练习单跳、双跳、复合跳、三连音、六连音等基本功,并能够灵活运用基本的节奏型。我不停地练习手腕发力,练习好手脚配合,让自己的演奏更加地流畅自然、干净利索,有线条感、颗粒感。在我的练习当中,经历了从害怕到期待的过程。我是一个急于求成的人,在练习的每个阶段我都希望能很快看到成效,这种心态是一把双刃剑,当长时间看不到很明显的进步时会急躁,怀疑自己的练习方向,而看到量变产生质变的进步后又是一剂强心针,它会让我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激情。欲速则不达,耐得住寂寞,才可能水到渠成。很快,我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曲子,挥动鼓棒,带上耳机,心无旁骛地敲击每一个鼓面和镲片的时候都让我感到无比的放松和快乐。
随着难度系数的提升,我会打的曲目也越来越多样化。有天我的启蒙老师问我:“愿不愿意尝试下街头表演,想象下你帅气的出场,利落的手法,直击内心的节奏感,多酷!我,真的可以吗?我很不自信。在老师极具号召力的鼓舞和不厌其烦的指导下,我勇敢地报名,选择了一首经典曲目《霍元甲》。每天下班后争分夺秒地赶去练鼓是我的生活常态,在鼓房中提升了技术,也创造了音乐和生活的律动。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架子鼓街头表演非常成功,随后我也参加了能化集团国庆乐器演奏的视频拍摄。我的刻苦和勇气,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希望。
因为学鼓,我结识了我的恩师,有良师开卷,音乐对我来说变成了一种可以参与的沉浸式体验。因为学鼓,我治好了我的焦虑,拥有了自愈能力,成为一个舒展、自洽的人;因为学鼓,我看到了自己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的可能性。在这铿锵鼓声里,我学会辨认自己,平凡而后勇。(黄婧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