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一束明亮的光——记新材华安公司加工区域负责人胡俊杰
文章字数:1,426
  
(袁道霞 摄影报道)图为胡俊杰(左一)现场跟踪成品库进度和质量

   他,走在黑夜的矿山上,滔滔不绝地介绍着眼前的施工情况,缝隙间也会说到白天的影子或短或长,各种车辙上留下的脚印或浅或深,以及护坡上的新绿或浓或淡。新材公司先进工作者、华安公司工程部胡俊杰像黑暗中一束明亮的光,照向远方。
   信念
  “我向来不服输,不管多难的事,交到我手中,我都会想尽办法去做好。”2020年9月,胡俊杰带着这样的信念来到了新材华安机制砂项目。当时项目正处于工业用地获取难的“卡脖子”时期,磨合足足一年,加工区地块基本确定,项目走上正轨,他也有了清晰的方向。 
   无论是技术管理、现场管理还是招标工作,胡俊杰都在这一年里做足了功课。项目一有进展,他的状态就像回到20年前刚入职的时候,脑子里有许多个想法。施工不具备条件,他主动修伐木道、砍伐林木创造条件;施工遇到阻挠,他利用三寸不烂之舌和法律武器解决矛盾;对设计方案不认同,他钻山林、爬峭壁现场踏勘,优化原设计与施工图;当进度不理想,他现场蹲点,果断采取增加人员及设备、夜班作业等措施,有效保障了场平工程在节点之前实现道路大贯通。去年,他提出了发挥陡帮开采优势减少排土场建设、提高加工区各平台减少挖方量、改变南北侧护坡支护方式等多项降本增效“金点子”,为项目节省了大量的投资费用。
   实干
  “结进度款?在我没看到10台挖机作业之前,你不要跟我讲钱。胡俊杰语气坚定。他总能为想做的事找到可行的办法,对自己所做的每个决定表现得清醒又自信。
   加工区东侧山谷处处是悬崖,胡俊杰先后爬了好几趟,就因为原设计方案中排土只让排山谷的上部分。他拉着设计人员现场看地形,他们发现山谷三面岩体,地质条件好,才同意修改设计,这样可增加填方10多万立方。春节要求参建单位不停工,项目经理跟班组人员谈不拢,他赶去做工作:你们要跟着建设单位的节奏走,不行我就通知你们领导换班组。”一转身,他换了一副面孔:前面这么苦的局面都撑过来了,现在到了临门一脚的时候你们掉链子了!没地方吃饭,我给你们送;我叫你们初三来,到时候看,我初三肯定早早过来等着你们。结果,他负责的场平工程参建单位全员坚守岗位,围绕加工区生产线及进场道路运输线施工,人员组织到位、机械设备足、施工进度快,为项目转型决战年打开了新局面。
   担当
   奋斗不止关于梦想,还关于梦想没有达到的远方。去年年底,胡俊杰参加了一场中层竞聘,虽然没有成功,但他很快接受了这个结果,并把他那不服输的劲全用在工作上,以昂扬的姿态向前、向上。
   储备地要修1500米长的道路,满山遍野都是树,地征了村民迟迟不砍树,挖机工人不敢动,胡俊杰现场指挥挖机作业,应对阻挠施工者。他软硬兼施,如此在树林里修了一条4米宽的路,保证设备进场。天天在现场转,他的脑子也从不偷懒。170平台原也是山谷,他琢磨着加工区范围狭窄,如果能往北扩增一些地块,不仅可以增加土方消纳,还可以为加工区留足周转空间。他善于抓住每一个“灵光”,当晚就加班论证,提出了可行性方案。建设团队经过进一步探讨,一致同意全力争取该地块,为整个加工区工业广场、生产设施、运输道路的合理配置及后期生产线优化做好准备。
  “土建、设备基础、场平啊,都有把握,最没把握的就是设备安装。大型设备要提前定制,总包单位采购环节能不能跟上很关键。胡俊杰神态里有担忧,更有信心,一如光穿过阻碍,依然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