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第6版版
发布日期:
平凡的工作非凡的人生
——记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五金仓库管理员黄宝燕、吴丽萍
文章字数:1,357

图为黄宝燕(后)、吴丽萍(前)在摆放物资  
  每天清晨6∶30,黄宝燕和吴丽萍准会提前打开福建煤电公司龙潭煤矿井口物资仓库。上班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先练好“内功”,以应对接踵而至的紧张忙碌的工作节奏。煤矿采掘机运班前预备时间在7∶30-8∶00,这段高峰期,管理人员会一窝蜂前来领取五金材料。为了避免乱中出错,她俩差不多要用1个小时来提前准备。
  对库容库貌进行整理打扫以保持整洁干净,是她们多年来养成的好习惯。按她们的话说,这叫“清洁庭院,厘清思路”。接下来,她们就潜心做好“内功”:实行标准化管理,早清晚结,将所有的物资进行重新定位摆放,严格做到库号、架号、层号、位号“四号定位”。同时,根据各种物料的特性和开头做到“五五成行,五五成方,五五成串,五五成堆,五五成层”等五五堆放,使物料叠放整齐,便于点数、盘点和取送。因为熟练掌握这套“诀窍”,当五金仓库“女管家”三年,她们从来没有出过差错和延误,深得管理人员的好评。
  如此娴熟的操作让很多人都以为黄宝燕、吴丽萍是资深仓管员,其实她们只是顶岗不到3年的家属工而已。她们用最直接的行动证明:每一个平凡的岗位,都可以做得很优秀。黄宝燕、吴丽萍是同年出生的70后“矿嫂”。一个偶然的机会,她们当上了临时材料管理员。
  2019年,煤电公司兄弟矿井先后关闭,招聘临时人员帮忙看管、清点设备材料。这种没有门槛的临时工,是苦脏而且繁琐的,她们要到10公里外矿井仓库去盘点、核对,账、卡、物齐全后再装车拉到矿里,说是一个搬运工更妥贴些。绝大多数的物资都是使用过的,有些连品名和型号都无从考究。如何化繁为简,她俩硬是从中悟出了“诀窍”:没有“四懂”不装车、没有“五会”不入库。四懂”即懂物资各类规格、懂物资基本性能用途、懂业务流程、懂业务技术保安规程;五会”即会识货、会换算、会保管保养、会使用衡器量具、会使用消防器材。有了这套方法,她俩经手的物资材料,从进货源头都将一切搞清楚了,回矿以后也就“照单全收”。她俩出奇制胜,一时被传为佳话。不久,刚好矿里仓管员因工作吃力要求调换,她俩迎难而上顶了空缺。
  任职仓管员之后,黄宝燕、吴丽萍更是全心全意投入工作中。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她俩潜心揣摩,不断创新工作方法。不久,又总结出“十过硬”经验。四懂”“五会”“十过硬”,这些简单易用的方法受到公司的推广,后来被矿里当作“操作流程”写入规章制度,她俩也多次被煤电公司评为工作积极分子。
  俗话说,熟能生巧。黄宝燕、吴丽萍取得的每一点进步和突破、解锁的每一项技能和方法,无不浸透着她们的勤奋和汗水。本来我们没有这份家属工,天天相夫教子,生活安逸而精致,但每次见丈夫下班回来,就莫名会有一头空的感觉。忆甜思苦,吴丽萍一脸的满足感,现在忙碌了,偶尔也觉得很累,但感觉比以前充实多了。
  “我们没有固定的上班时间,物资什么时候到矿,我们就什么时候到岗。说起工作的苦累,黄宝燕却语气轻松,“如遇矿井抢险、设备抢修,我们必须随时待命,确保领用物资一秒不误。有时要连续好几天值守在井口中,一天要好几个来回奔跑。
  2022年6月,矿井遇到数十年未见的水患侵害,黄宝燕、吴丽萍全天候轮班值守。每天成百上千的物资进出、流转和领用,她俩凭着娴熟的技巧和灵活的调度从容应对,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尽职担当,为矿井水患抢救赢得了宝贵时间。
  能把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就是最大的不平凡。(陈思忠孙玉秀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