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部门要全面梳理做好今年收尾工作,并认真对照明年的各项预算指标,分解任务、强化责任、制定措施,确保实现全年经营工作任务和明年一季度‘开门红’。”12月19日,福能物流公司主要领导在周例会上对“打好收官战、谋划开新局”作出早动员、早安排、早部署。
该公司业务部一方面加紧对接上游供货商锁定年度煤炭购销长协合同,另一方面迅速落实下游保供单位春节停产检修计划、日耗煤量、煤炭库存及煤质需求等情况,确保节间燃煤可用天数在安全线以上;物权部通过市场竞价协商签订年度船舶租赁协议和汽运服务合同,并与港口签订装卸作业合同及港口安全生产管理协议;财务部以年度决算和明年预算为导向,有序推进上下游对账、开票结算、货款回笼及年度税务审计与财务审计等……
今年来,该公司强化党建引领,克服煤炭资源极度紧缺、煤价大幅震荡、疫情封控等不利影响,坚持深耕煤炭保供与搏击市场业务并举,统筹抓好防疫安全和高质量发展。1~11月,煤炭总销量780万吨,预计全年可突破800万吨,将创历史新高;市场煤业务量170万吨,增长率达20%;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等主要经营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预算的130%。
该公司将“保时保质保量保价”保障集团权属5家电厂和福建水泥的煤炭供应视为首要责任,通过实地走访、视频业务洽谈、党建共建等方式,深化与国能销售集团、伊泰集团、山煤国际等上游重点供应商的合作关系,力争提升中长协合同兑现率。全年预计国能长协自产煤兑现率93.27%,外购煤75.04%,整体兑现率79.91%,同比提高4.36%,合同兑现率在国能销售集团华南销售分公司外部客户中排名第一;预计伊泰长协自产煤兑现率90.08%,外购煤92.05%,整体兑现率91.46%,同比提高13.06%。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新增合同量,下半年相继与国能销售集团华南销售分公司签订原料煤合同量90万吨、委托采购补充协议,与伊泰集团签订非电保量补充协议,并寻找上游矿井供应商资源,年内新增内蒙古“兴隆煤”合同量150万吨。
该公司业务队伍每月提前与保供单位对接下月用煤计划,并掌握其生产经营状况、停产维检修计划及当期煤炭使用情况等,重点跟踪煤质影响,做到保障到位、服务到位。同时,利用国投湄洲湾港的地理、场地优势强化储煤基地建设,在重要时间节点均保证10万吨以上的煤炭储备量,增强煤炭应急保障能力。
以电煤保供为基点,该公司与福建水泥创新实施“联合采购”模式,协同做好煤炭采购、物流、配送等增值服务,全年预计采购量97万吨,并全程跟进和推动省内自产煤炭保供,加强与省发改委、龙岩三明煤管局及集团相关处室的沟通协调,成功实现地方100万吨保供任务由地方煤矿与保供单位直接对接,集团权属煤业公司高附加值煤炭实现置换。该公司还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加强与浙江物产、厦门象屿矿业、厦门建发等国内重点煤炭企业和贸易商的合作,奋力扩大“朋友圈”。今年7月,在多方共同努力下,该公司与厦门国贸、国投湄洲湾港签订三方战略合作协议,依托港口腹地优势,建设集储、运、销于一体的煤炭中转基地。三方按照签订的协议,稳步开展“联采共销”水泥煤、化工煤及市场煤业务,成功打开“1+N”多元化煤炭贸易局面。目前,已建立煤炭购销业务“一单一档”202份。
依托国投湄洲湾储煤基地“桥头堡”,该公司以保供业务撬动市场业务,加强与申远、申宏等现有客户的联系,及时掌握需求并解决问题,申远、申宏销售量同比增加13万吨。同时,延伸开拓国投湄洲湾港口地销业务,相继开发长乐金鑫贵、宏易能源、坤健控股等客户,增加市场煤业务销售渠道,促进港口储备煤的合理流转。以此为契机,该公司加强市场业务调研,走访省内主要水泥企业、化工企业、钢铁企业等用煤客户,掌握其采购渠道、质量需求、结算方式等信息并进行建档、分析,为下步开拓市场明确方向和措施。
围绕煤炭储、运、销环节,该公司积极协调上游供货商、南北方装卸港、船务公司、检测机构等各方,综合测算物流衔接成本的最优方案,提高港口装卸船、水尺计量、货权转移及煤质检测等工作效率,最大程度减少海运滞期费、港杂费等,实现降本增效。截至11月末,累计办理货转289批次,节支海运费逾1300万元,同等汽运量节约运费6元/吨。(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