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父亲的战争故事
文章字数:910
  父亲今年80岁,是一位参加过抗美援越的老兵。晚年的父亲始终铭记年轻时当兵打仗、保家卫国的历史,一说起战争故事他总是特别地亢奋和激动。
  父亲是一名军医,1964年参军入伍,在厦门高炮部队服役,1966年响应祖国号召,部队开拔到广西凭祥与越南交界的友谊关,参加抗美援越战争。年轻时的父亲十分勇敢,作为一名军医,他拿过枪上过前线,看到过战争的惨烈。在战壕里,他为伤员包扎伤口,美国人的军机在头顶呼啸而过,投下的炸弹在不远的山包爆炸,大块土石从天而降掉落在战壕里,有的战士被石块击中受了伤,也有的战士被弹片击中,急需送往后方医院抢救。回想起当时的打仗场景,父亲就会说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永远不知道它的残酷,不知道和平有多么得可贵。
  有一次,父亲奉命从前线护送一名重伤员到后方野战医院救治,救护车在行驶过程中遭到敌机疯狂扫射,子弹从救护车的顶棚穿入击中了躺在担架上的伤员,坐在两侧的医护人员赶忙把伤员从救护车上抬下,一路沿着山间荆棘小道小跑,将伤员抬到后方医院急救,最终保住了伤员的性命。每当说起这件事,父亲至今还心有余悸,如果那天子弹再偏一点,不是伤员牺牲了,就是坐在两侧的医护人员牺牲了。在战场上子弹是不长眼睛的,战士们随时都可能受伤和死亡,即便如此,我们的战士一旦上了战场,那就什么都不顾了,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就是拼了命保家卫国。
  父亲不止一次提到过他为抢救一名伤员被炸弹炸伤的事情。那是部队刚入越不久,父亲常常冒着枪林弹雨在战壕抢救伤员。有一次,他负责背一名受伤较重的战友到后方卫生队救治,在回程的路上遭到了敌机轰炸,一颗炮弹就在离他不远地方爆炸,掀起了一米多厚的黄土将他和战友埋了大半截,被炸弹震晕的父亲醒来后,他强忍住伤痛刨开黄土,继续将受伤的战友背到了后方卫生队。受伤的战友得到了救治保住了性命,父亲也因此获得了一枚来之不易的三等功军功章。
  时至今日,父亲每次谈起当年从军作战的历史,总是感到特别地自豪,唯有遗憾的是现在年岁已高,不能再和当年的老战友聚会诉说曾经的辉煌和荣耀了。父亲只能把最珍贵的战友情怀和家国情怀作为自己晚年生活的美好回忆向身边的人们诉说,勿忘历史,珍爱和平,珍惜生命。(薛文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