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4版
发布日期:
让安全成为习惯
文章字数:854
  “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这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的,意思是习惯是可以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所谓习惯,就是一种惯性行为,一种几乎不假思索就做出的行为,是一种在较长时期内,由于多次重复而形成和固化下来的,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所以我们常说,习惯成自然。
  安全生产是每位企业员工的责任,培养员工的安全意识,就要让安全生产意识渗入到每一个员工的思想意识之中,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日常工作中常说到“习惯性违章”,是不知道规章吗?是主观故意要去违章吗?不,只是安全意识淡薄,没有养成遵章的习惯,反而养成了违章的习惯。安全是一种责任,要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不被别人伤害,就要形成安全的责任、安全的习惯。那么,安全责任怎样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呢?
  如果你把安全责任当作别人强加给你的,那么就永远成不了一种习惯,因为你会从心底抵触、排斥。因此,能否形成安全的习惯,关键是我们怎么看待安全责任。那么怎么让所有的员工都从心底认可自身的安全责任呢?
  日本管理大师大前研一曾说:“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就改教育。”这句话用在安全管理上同样适用,如果安全上只能抓一件事情,那就抓教育。安全教育除了安全知识的灌输之外,更重要的是安全意识的培养,树立员工的安全意识,培养员工的安全习惯。良好的习惯不是靠一天两天就能养成,习惯的形成需要多次重复。在日常工作中,一些微小的错误行为,容易被我们管理人员忽视,经年累月微小错误往往会累积成重大事故。海恩法则指出:“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因此,日常安全管理中要抓住一些小的错误、小的意外、小的隐患,早分析、早整改,并通过这些规范员工的日常行为,培养员工的安全责任和安全习惯。
  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绝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既需要员工个人的“修”和“养”,也需要企业的监督和教育。只有大家都养成了安全习惯,才能远离事故,远离伤害。(沈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