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哨人”,这个词最早起源自英国,是指警察在发现有案件发生时,吹响哨子以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后来“吹哨人”引申为指社会群众注意政府或企业的弊端,以采取某种纠正行动的意思。
本文所说的“吹哨人”是指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即企业的从业人员。安全生产“吹哨人”,就是负责生产领域的从业人员,他们帮助企业从源头上发现、处理和消除安全生产隐患问题以及制止违规违法行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督促抓好整改,形成共抓共治、共同监督的工作氛围,“吹哨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发挥着独特且不可缺少的作用。
笔者认为,做好安全生产“吹哨人”,一是政治站位要高,眼界要宽,能够坚决贯彻安全生产发展理念。安全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波及一个班组、一个团队,甚至是影响全局的大事,“吹哨人”不仅自身安全意识要强,还要能影响和带动身边更多的人。二是源头把关要严。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生产环节多、岗位分散、环境复杂,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敲响安全警钟,这就需要“吹哨人”有强烈的安全生产意识、岗位责任意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日常工作中要勤观察、细分析、多总结,能及时“洞察”可疑问题,及时纠正不安全行为,从源头上把好安全风险关。三是敢抓敢管果断迅速。隐患险于事故,防范胜于救灾,隐患是安全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若不及时处理或排查时不严、不细、不彻底,只会给安全生产徒增障碍,甚至可能造成事故的发生。这就要求“吹哨人”对自身岗位业务和工作环境了如指掌,有强烈的责任心和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敢抓敢管,对发现的“三违”等各种安全隐患能迅速分析判断,第一时间上报,及时查缺补漏,补齐安全短板,将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企业生产筑牢安全防线。
安全无小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打造安全型企业,须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强化责任意识,严格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十五条硬措施”,遵守安全生产法,立足岗位抓安全、查隐患、反“三违”,人人争做安全生产“吹哨人”,共同助力企业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