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女工们的抗疫情怀
文章字数:1,335

    刘巧玲儿子的作文——《我的妈妈》

  3月以来,面对疫情严峻复杂的形势,海峡水泥构建党建引领共抗疫、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党员干部、女工协管挺身而出,在关键时刻主动作为,勇挑重任,一朵朵默默绽放的“铿锵玫瑰”奋战在抗疫最前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书写责任担当。
  她们是疫情防控“秩序员”
  女工安全协管员们承担起了维序核酸检测的任务,不论是清晨6点,还是临近晌午,她们总是提前到达指定地点,组织员工有序排队,长长的队伍前面,总能看见她们在反复强调注意事项,“戴好口罩”保持一米线,不要跟太近”,
  一句句重复的话语,是对员工
  平安的切身关怀。
  又是一天早上6点,在核
  酸现场,协管员陈晓清说:我
  5点半就得起床,我们这点
  累算什么,医务人员驱车30
  多公里从县城赶来,起得还要
  比我们更早,她们更辛苦,这里采集完了还要赶往下一站。
  虽然“早起”,但陈晓清身上总有使不完的劲。她的儿子还专门给20多天没回家的她写了一封信:“敬爱的妈妈:您好!3月17日,可恶的新冠疫情袭击了家乡,学校停课了,从那天起,妈妈您就没有回过家,主动加人了抗疫队伍,看到您忙碌的样子,我和爷爷奶奶都很担心,但看到您舍小家为大家,我们都很感动,我和哥哥都很想您,长大了我也要像妈妈一样,做一个勇敢的战士,希望疫情早点结束,妈妈就可以回家了。妈妈,加油!虽然不能陪伴孩子心有愧疚,但看完儿子的信,陈晓清内心充满了能量。
  她们是疫情防控“守门员”
  “您好,请戴好口罩,出示健康码、行程码。这是物流岗24小时值班女工工作中的一幕。
  女工陈丽珍家距厂里不过三公里,从厂里往山下远眺就能看到家。可她在厂区实行管控前,义无反顾地选择留下来,加入女工协管的队伍,维序、测温、消杀都可以看到她的身影。
  陈丽珍的丈夫在泉州抗疫,也同样20多天没回家,岁的儿子想妈妈了,陈丽珍只能在视频里安慰他。“乖乖,我的小帅哥,妈妈就在边上,你朝山上看看,是不是看到妈妈了。”陈丽珍心疼地逗着儿子,“要听爷爷奶奶的话,等赶走了病毒,妈妈就可以回家了。”陈丽珍此刻多么希望能抱抱孩子,可这短短的三公里像一道难以跨越的鸿沟,阻隔着母子相拥,就只能这样每天视频,就这样隔离不隔爱,同心战疫情。
  她们是疫情防控“宣传员”
  化验室技术员刘巧玲是一位单亲妈妈,同时也是一名预备党员。这次疫情发生后,她作为党员突击队员战斗在抗疫一线,她发现有些员工对疫情防控意识不强,就制作了宣传单,发放到员工手中,作为班组安全学习材料;她发现标识牌不够显眼,就制作了精美的图片,提醒员工戴口罩、勤洗手、一米线。
  到了晚上,刘巧玲还要辅导孩子上网课。她的儿子在作文《我的妈妈》里记录着妈妈的工作生活,看到儿子的作文时,她说:孩子爸爸两年前因病去世了,是党给了我温暖和关怀,让我挺了过来,燃起了生活的希望,是党培养了我,抗疫这点苦和累不算什么。
  疫情之下,在这个停工不停产的工厂里,那些许许多多像钉子一样钉在岗位上的抗疫战士,他们用最朴实的行动和承诺,团结一心,共克时艰,诠释着心中的信仰,为战胜疫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黄新伟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