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8版
发布日期:
那些深入骨髓的教养
文章字数:662
  我始终坚持一个人的教养是不会使用多少心机以求达到目的的手段,而是一种自然的教养,给周围的人带来舒服的感觉。正如村上春树说:绅士就是,所做的不是自己想做之事,而是自己应做之事。
  宁德还是“沦陷”了,福安的防疫反应十分迅速,高速路口的查验和多条线路的公交车停运,以及禁止堂食等等。9日晚上房东就开始提醒我社区明天开展全民做核酸,我是二号楼的,差不多7点就要按照社区的部署下楼。人很多,大家都自觉地排起了队,但是我前面的中年男子今日让我印象深刻。
  这位大叔黑胖黑胖的,穿着个黑背心灰短裤,颇有江湖大佬的样子,手上的指甲盖已经发黄,估计是个“老烟枪”。队伍很长,这时候突然冒出个小姑娘,委婉地说:“大哥,我有点急事,可不可以插个队?这位大叔的回答让我肃然起敬,他说:如果我让你插队,就是对后面的人不公平。这样吧,我反正也不赶时间,你就站在我这里吧。”说完,大叔很自然地走到队伍最后面。这件事真“新鲜”,我以为这种童话般的美德只会出现在视频中,他为女孩提供了方便,又不因自己单方面答应女孩而给后面的人造成不便,能够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这就是“人不可貌相”吧。
  此刻,我又想起了阿斯特四世,一位曾经的世界首富,告别了先登上救生艇的妻子,站在泰坦尼克的甲板上,点燃一根雪茄,带着他的狗,坦然地面对死亡,就为了践行他一生的行事准则和教养——在生死关头也要保护女士和孩子。
  在我看来,有教养的人,即使把自己的姿态放低到尘埃,但在他人性深处会散发出光芒,所到之处,像萤火之光,穿过黑暗,照亮人心。而那些教养,不过是他们深入骨髓的习惯。(翁郑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