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回了一趟老家,碰到了表弟小敏。听老家人说,小敏现在是多家民宿的老板,是一位妥妥的青年企业家。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现在的小敏看起来高大帅气、阳光上进、彬彬有礼、成熟稳重。
小敏小时候父母工作比较忙,没时间管他,有时候会托付给我管。小敏从小贪玩、不爱学习,没有考上好的大学,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工作。
可这几年,小敏突然在老家出名了。听说毕业后他经历了各种磨练和摸索,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打拼出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成为了当地青年创业的“新星”,还经常上电视报纸接受采访,也算“小有名气”。
谈起往事,他颇有感触地对我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关键是有没有被发掘出来,一旦你的潜能得到了发挥,那么你就会更容易获得成功。
小敏虽然不爱读书,但他从小情商高、组织力强。在心理学中,人们把大智若愚者的特殊才能被正确发掘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现象,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是一位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曾经被许多教师判定为不可造就之才,尔后被化学老师发掘,给他指明方向,最终成为化学界的巨人。因此,人们把这一现象称之为“瓦拉赫效应”。
“瓦拉赫效应”的主要观点:人的智能发展会呈现出不均衡性,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智能强点和弱点,能够找到智能强点中的最佳点,自身隐藏的潜力就会得到极致的发挥,取得惊人的成绩。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一个人都存在着不同的潜能,而且这种潜能会不时地表现在他的日常生活中。就看这匹“好马”能不能及时被“伯乐”相中,并不断地加以挖掘。否则,这种闪光点就会如同天上的流星一闪而过。因此,及时发现闪光点是十分重要的,发现后能否创造条件让其发挥最大潜能也是十分关键的。
小敏就是懂得发掘自身的潜能,找准自身的定位,继而为之努力拼搏、奋发向上,最终成功实现自己的梦想。
在职场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某人这个工作干不好,那个工作也不行,自己搞得心力交瘁”的例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倘若在某个领域内不停地努力,仍然无法完成任务,或是取得成绩,那很有可能是自己的定位错了。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是枉然。
古人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天生我材必有用”。
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深刻地认清自己的特点,找准合适的位置,只有从事与自己特长相符的工作,才能实现自身资源的优化配置,若是反其道而行,往往事倍功半。
朋友们,若想要实现成功的梦想,就要努力地发掘自身的潜能,精准定位自己,然后积极向前、奋力拼搏,一定会到达胜利的彼岸。(刘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