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起安全管理的手段与方法,对于把安全工作当作天字号大事来抓的煤炭企业来说,从建矿以来已经形成了大量的规章制度和规范要求。而讲起安全管理,大家首先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个字“严”。
从国家的新《安全生产法》到煤矿安全规章制度,再到安全注意事项等,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刚性约束制度和要求可以说已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这些就是我们所说的安全管理的“硬”措施。而笔者今天想在这些“硬”措施的基础上,从另一个方面说说安全管理还需要的一些“软”措施。
什么是安全管理的“软”措施呢?笔者觉得,这是相对于作为规章制度的刚性措施和要求而言的。具体是指我们在安全管理中使用的存在于制度约束之外的手段和方法。比如安全劝导、“三违”亲情帮教、安全文化建设以及灵活多样的安全培训教育活动。作为“有益补充”,这些“软”方法在实践中往往以“第二道防线”的身份,助推安全管理,提升安全管理实效。
安全管理的“硬”措施可以让每个煤矿生产工作者做到令行禁止,不越底线、不超红线,科学、文明、规范地进行生产活动。但太过于刚性的“约束”也往往会让一些心理比较脆弱、执行力比较差的职工在实际工作中产生“逆反”心理或者抵触情绪。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一些小的安全违章在如此“高压”的管理之下,却仍时有发生。
这时候如果我们适当地加入一些“软”的措施,来化解一下“硬”措施的锐性,从而达到更理想的安全管理效果,不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安全管理效果吗?
设想一下,当你每天下井时安全管理人员在井口严肃地对你说:你要做好敲帮问顶,确保安全啊。一年下来你可能会有思想上的“疲劳”。但如果此时,你的妻子以女工家属协管员的身份站在井口,一边递上姜茶一边对你说:你要做好敲帮问顶,确保安全啊,记得早点回来,我等你。你此时的感觉会不会瞬间对这条刚性措施有种温暖感,为了不辜负妻子的叮嘱,你很自然地让这种温情带着这条制度和要求融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中,从而形成自觉行为,真正实现由“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转变。
当然,安全管理的“硬”与“软”措施并不是各自单独存在相互起作用的,它也可以相互融合、互相穿插共同起作用的。比如在安全培训教育中,可以把对安全文化(理念)的学习、安全事故典型教育等这些“软”元素融入安全管理知识培训教育中。在形式上也可以借助动漫、视频、现身说法、沉浸式体验等“软”招式,增强安全培训效果。(林秀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