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本人认真研读了《习近平在福建》,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这两个故事。
1997年,黄贤模在三明当市委书记,那年10月份,宁化县举办客家文化旅游节,黄贤模想通过时任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请彭丽媛到晚会上唱首歌,习近平同志爽快答应,可事后按规定要给出场费,却被习近平退了回去,他说:“我在福建工作,我不能要福建人民一分钱。
原省人大主任袁启彤也回忆起一件事:一次,他去北京出差,顺便去看望习近平,习近平同志送给他一些纪念邮票和小砚台,可他带去的茶叶,习近平同志却坚决不收,还让秘书送了回来。
2012年11月15日,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打铁还需自身硬”。我想,打铁还需自身硬”,不仅是十八大后对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更是他从政生涯从始至终的自我约束和尊崇,他之所以敢于重拳出击“打虎拍蝇”,向腐败宣战,也是因为“自身硬”。
我以为“打铁还需自身硬”,需要千锤百炼、精打细磨,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硬在细节。俗话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要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不以恶小而为之”。二是硬在日常。打铁还需自身硬”不是贴个标语、喊个口号,而是在日常工作中、生活中,甚至是全方位、全天候的自我约束。三是硬在坚持。看过打铁的人都知道,一把敲打别人的铁锤,自身一定是经过千锤百炼足够硬的。就如一块石头,简单几斧的只能成为踩在别人脚下的台阶,而经过千凿万刻的则最终成为众人景仰的雕塑。
(卢桂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