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有“闽西小井冈山”之称的红土圣地——牛牯扑,位于福建龙岩永定区东南面金丰大山天子岽的半山坳中,这里群山环抱、地势险要、林深竹幽。牛牯扑因伟人毛泽东留下革命足迹和赤卫队员陈添裕倒穿草鞋护送养病的毛泽东脱险的故事,而成为今天闻名遐迩的红色教育基地,该基地由毛泽东纪念亭、饶丰书房、忠诚馆等组成。
1929年8月下旬,化名为“陈子任”的毛泽东与贺子珍秘密再上金丰大山的下山村牛牯扑,住进牛牯扑大山的华兴楼,一边养病,一边指导闽西人民开展革命斗争。在那里,毛泽东经常到山下访贫问苦,关心农村革命情况,与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感情。后来,出于安全考虑,毛泽东搬到离“华兴楼”一公里外的青山竹寮——“饶丰书屋”。在牛牯扑后山竹寮的“饶丰书屋”里,毛泽东起草了《反对本本主义》《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等光辉著作,也就是后来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的核心内容,开启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崭新篇章。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处于山高路险、偏僻荒凉之地的牛牯扑,因为有了人民领袖与历史革命故事,一直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2021年,永定区委在牛牯扑创建了“忠诚馆”,让这个小山坳的名气越来越大,人气越来越旺,昔日偏冷的小山村也逐渐热闹起来。
走进牛牯扑毛泽东纪念亭的红色展馆,里面陈列着“红旗不倒之乡”永定的革命史以及毛泽东在永定的史迹。在湖雷镇上南村建立了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永定暴动”、闽西第一个区苏维埃政权”成立、组建第一支红军队伍等光荣历史让我们为之动容,肃然起敬。
“忠诚馆”里有许多催人泪下的英烈故事: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伯公凹“七烈士”的故事,“保护毛泽东的英雄母亲”——孔金梅夫妇的故事,归国华侨陈康容舍身就义的故事;还有革命接头户阮唐妈与“中国十大少年英雄”张锦辉的故事等等。永定老区的人民为中国革命的胜利,作出巨大的贡献与牺牲,他们舍生取义的精神谱写了一首首对党赤胆忠心的壮歌。
信念是力量的源泉,忠诚是初心的践行。牛牯扑这座大山就如一本厚重的历史书,读懂藏在牛牯扑山间的故事,它的精彩与神奇更让你感受到一种刚强、一种力量、一种忠诚、忠心、忠信的精神力量和道德品质。
学党史,悟思想,坚信念,铸忠诚。通过参观牛牯扑红色教育基地,我们更加深刻了解牛牯扑的感人事迹以及当年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我们要从牛牯扑的故事中传承忠诚信仰之源,赓续红色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忠诚履职担当,听党话,永远跟党走,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上,用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