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在朋友圈看到一条通知——“崇东大桥拆除重建施工期间实行交通管制的通告”。崇东大桥,记忆中它的轮廓又清晰起来。
清献河由北至南纵贯整个武夷山市,将城区一分为二,西边是主城区,东边区域小的地块被划为城东乡,连接东西两岸的桥有许多座,崇东大桥是其中之一。武夷山市旧称崇安,坐落于崇安东边的崇东大桥由此得名。它有着优越的地理优势,西桥头直通市中心,东桥头是武夷山市第二中学,因此,崇东大桥的人流量远甚于其他的桥。
生长在城东乡,年幼的我,对于“桥”这一概念并不清楚,在脑海中,这座桥是通往外部世界的通道,城东乡的每一条街道,每一个小巷,我都无比熟悉。但只有在长辈的庇护下,我才能穿过这座桥,进入丰富多彩而又充满未知的市区,仿佛,这座桥承载着另一个世界。九岁那年,我家搬到桥的另一头,自那以后,崇东大桥逐渐淡出了我的生活。不过,即便这十余年来经过数不清的桥梁,提到“桥”这个字眼,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总是那座崇东大桥。
我步入大学后,与家乡渐行渐远,甚至不知道下一次回家将是何时。每到假期的尾声,我总是独自步行穿过大桥,再次踏入城东乡,沿着河岸徘徊、走过狭长的街道。那些沿路叫卖的小吃摊、水果摊,换了多少摊主,或者还是当年的那些人,我不清楚。小时候出家门走到大桥只需要十八分钟,而今,从太阳西斜到夜色降临,我还在这里,我已不属于这里。
再见了,桥,一年过后,再以重生之后的面貌出现在大家的生活里,再带我变回当年,变回那个从清晨六点到晚上九点,总是充满快乐的小孩子。(徐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