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6版
发布日期:
从采访实录中淬炼“三心”走好“三路”
文章字数:809
  《习近平在福建》采访实录生动再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时的科学理念、宝贵经验和优良作风,仔细研读,深有体会。
  在“办实事”中锤炼初心,不忘“来时路”。在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里,“人民”一词出现86次,体现了深厚的为民情怀。习近平同志在任代省长时,一位外来福州打工者的孩子因为户籍限制无法入学,他非常重视,敦促福州市提出解决办法,省内各县区也纷纷出台政策措施,解决外来务工子女就学问题,促使福建在解决这个问题上走在全国前列。当前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也是与“为民初心”一以贯之、一脉相承,我们应当在学习党史和采访实录中常忆“来时路”,在帮助人民群众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滋养初心,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在“抓实干”中淬炼决心,走好“脚下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就已深入人心。在任宁德地委书记时,下党乡还没有通公路,习近平同志先后三次徒步两三个钟头的崎岖山路到下党乡开展调研;在福州任职期间,习近平同志曾组织人员编写了一本《福州办事指南》,在福州首创一条龙服务的一栋楼办公,真正为百姓办事带来了便利。作为一名基层党员,我们要以脚踏实地的作风,遇到困难不低头,面对问题不回避,同时拿出“一竿子插到底”的决心和“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勤勤恳恳地干好每一天,才能将每一件棘手的工作真正落实到位。
  在“挑担子”中修炼信心,坚定“未来路”。“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4月考察清华大学时寄语青年。新时代提出新要求,新要求催生新实践。我们要从系列采访实录中读懂习近平总书记主动作为、担当实干的赤诚之心,树立忠诚担当的理想信念,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责任感,在工作中找差距、补不足,把自己锻炼成工作岗位上的“政策通”和“多面手”,使能力本领跟得上时代节拍。(吴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