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版阅读请点击:
展开通版
收缩通版
当前版:2版
发布日期:
“补课充电”不间断蓄势赋能打“硬仗”
福能新材华安公司提升全员素质推动项目落地
文章字数:980
  10月22日上午,福能新材华安公司正在召开项目方案探讨视频会,现场讨论十分激烈,整个办公区被一种紧张氛围包围着。这样的讨论已经数不清有多少次了,主题始终围绕着找地、找到的地块能不能用而展开。
  华安机制砂项目作为福建省第一家年产千万吨级的机制砂矿山,具有关注度高、牵涉面广、政策性强、规模很大、条件复杂、难度不小等特点。由于国土政策变动,项目用地迟迟没有落实,项目方案也随当地政府提供的可能地块几易其稿。该公司领导把提升全员素质工程作为实现项目落地的“源头工程”,要求他们增强“补课充电”的紧迫感,不断加强学习,并在实践中升华和提高。
  “踏入新领域,我觉得自主学习是立足岗位之本,也是推动项目的前提。”该公司党员陈兴荣说,“村里连个散步的地方都没有,到处都是鹌鹑粪,路灯没有几盏,还有重车来来往往,下班闲不住,正好可以给自己充充电。”正是有这样的条件和认识,才可以见到团队成员拿着图纸按在外墙上讨论、蹲在地板上布图、在齐人高的野草间穿行、带泥的足迹印满踏勘路等画面。
  今年7月,团队成员林智发借调新材公司规划部,但在华安工作群还时不时能看到他发送的砂石及相关行业资讯信息。他说:“没人叫我收集,我就是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顺便把这些网址汇集起来,每半个月整理一次,与大家共享。”他这一做法得到了大家的好评。“我们自己去看,比较片面,他有心整理,省内外信息会收集得特别全面。”党员温锦荣说。
  除了自我提升和团队合力以外,项目团队还坚持“两耳倾听”原则,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听取矿山企业和具有一线实践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意见,了解矿山开采布局、剥离土回填、陡帮开采工艺及砂石骨料生产工序、设备安装工期等信息,避免教条主义、脱离实际。今年以来,华安公司邀请了中铁十九局、武汉设计院等10多家大型企业到矿山现场实地考察,充分沟通矿山建设和发包方式、生产工艺布局、设备配备等事项,并到十多家机制砂单位或设备厂家学习考察,逐一消化,形成调研报告,沉淀成自己的经验。
  华安机制砂项目非净矿出让,涉农工作较多,相关前期工作较为复杂,大家一开始就明白这必定是一场“硬仗”。新材公司组建了一支能战斗的、以党员为主要力量的团队,他们以此次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通过持续学习党史知识和业务知识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不断磨练干事能力,蓄势赋能推项目,一点一滴践初心。(袁道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