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我在影院观看了最新的国产战争影片《长津湖》。影片时长近3个小时,但丝毫不觉冗长。当我走出影院行于人来车往的街边,已是日落时分,心中感慨犹似染碧霞血,洇漫浸潦,余意汤汤。素来最喜欢的一句话:“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这句话里的“有人”通常指的就是军人,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自然更包括薄衣土豆陋枪步行抗美援朝的中国人民志愿军。这句话的意义在志愿军人身上无疑更加深厚且沉重。我们国家今日的强盛,正是志愿军跨过鸭绿江“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换来的。便是时至当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犹然对我们国家心怀敌意。
回到长津湖畔的冰天雪地,一具具志愿军战士铸成的冰雕,美陆军一师师长史密斯也肃然敬之以军礼,这一刻,不由潸然,影厅内也隐起吸鼻哽咽之声。冰雕英雄,固固然,又岂止。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每一位军人,上至将军下到战士,哪一个不是英雄?哪一个不是为今日中国的安好岁月而提命于鸭绿江彼岸?电影《长津湖》恢宏再现,在联合国军的焚天兵燹中,在伍千里和伍万里兄弟相携的战场上,同时塑造了雷公、梅生、谈子为等英雄战士,穿插了毛岸英、杨根思等真实英雄人物,还原了彭德怀将军、宋时轮等冷静指挥而又爱兵如子的共和国将领形象,更向世界昭示了毛泽东主席的决胜千里、智安天下。虽说抗美援朝以联合国军退却言和终场,但我们志愿军的铁血意志已然从此铿震西方,由此换来中国此后至今七十多年的总体和平发展,换来我们这些后辈衣食无忧的生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古有盛唐边塞,虽百战穿甲而不还。今更有“长使英雄血,红染到湖津”的新中国志愿军。如今,鸭绿江畔早已楼宇林立,人烟攘攘,衣鲜车骤,小儿欢然如雀,垂髫怡然庭中。料想彼岸的长津湖畔,应也是春红秋黄于野,亦或松柏森森静守安平的吧。而此际,我在南国的一个小小江城里,在刚洗目震聩于长津湖连天炮火不久,仰望仲秋清朗无垠的夜空,在一方小小阳台上,任沁沁习习的凉风,渐渐抚平心头长歌当哭的涌浪。
蓦然而见,城中华灯如昼,九龙江水流深。(刘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