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福建煤电公司通讯员在该公司党委的统一安排部署下,以“学党史、践初心、展作为”为主题开展集中采访。通讯员们采取集中统一采访,各自撰文发稿的形式,天现场走访6家单位,进行上稿竞赛。
随着矿井闭坑人员分流,通讯员身兼多职,忙于日常工作,大家“充电”机会不多,视野也不开阔,感觉自身单位已无“亮点”可写。通过“集中走访”上稿竞赛,促使通讯员走出固有环境,深挖新闻点,激发写作灵感,同时发掘有基础、有潜力、热爱写作的人员,为宣传队伍储备人才。
为了使培训不流于形式,煤电公司党委宣传办对每位通讯员的写稿思路进行认真梳理和量身定制,围绕民生管理等当下热点难点事件处置引导,拟出个人写稿方向和计划,趁着走访的热度,在现场给大伙肩上压担子、出点子,这样的办法极大地激发了通讯员的热情。
“隐隐地感觉到,在宣传报道的跑道上,勤奋是唯一的捷径,培训就是润滑油,积极写稿才可能让稿件一掷中的。雁石发运站通讯员朱德月赢得了大家的热烈掌声。虽说才入行不久,但她以勤奋认真出名,前一天在翠屏山煤矿集中采访,第二天访谈的稿件就已经写好,通讯员们纷纷为她竖起大拇指点赞。
“‘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写稿需要趁热打铁,终于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意义。去年在上稿竞赛中独占鳌头的张萍表示。在今年的竞赛中,她依然抢先时机,已经赢得了5分。
“此次培训与往年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包括网站、报纸的版面、编辑、投稿注意事项等,完全是根据各单位的实际需要进行引导,可以说这既是一次培训,也是一次写稿的现场交流会。老通讯员陈思忠如是说。
笔者采访了几位通讯员,她们表示:“一个层级的,说明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开展了竞赛,那感觉就有点相互竞争,谁也不想落后于自己的同伴,那就只有努力写稿了。
举办这样的培训班,一方面提高了通讯员写作水平,使他们能更好地开展新闻报道工作;另一方面,使通讯员对稿件的规范、尺度都能有较好的把握。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培训,不仅获得了走访单位的一致称赞,也让通讯员们学到了真本领,提升了业务素质和工作技能,达到了培训预期效果。(郑延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