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荣你好!近段时间我们的煤炭化验数据与厂家的误差均在合理范围内,干得好!”
“那太好了,说明我们在制样室对破碎机加装3mm圆孔筛网破碎装置是对的。这段时间的技术改造没有白费!”
近日,卢钦荣接到福建煤电公司坎市发运站分管煤质的站长助理的电话后,长舒了一口气。
一个月前,该站煤炭化验数据与客户反馈回来的结果存在误差较大的现象时有发生,站领导十分重视煤质问题,便安排化验室负责人卢钦荣去找出问题根源。
卢钦荣临危受命,不敢有半点懈怠,第二天便到煤台蹲点了。在煤场,卢钦荣顶着烈日认真地观察采样员是否按国标采样。一天下来,并没有发现什么异常。可是,当天化验结果还是与厂方存在较大误差。
第二天上午,卢钦荣早早地守在制样室门口,等采样员开始作业时,他一刻也不敢放松,仔细盯着制样员操作的每一道程序。这次他留了一个“心眼”,交代采样员多制备一个样。“同样两个样,分开化验,看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卢钦荣心里盘算着。
当晚化验结果出来后,卢钦荣发现拿到雁石发运站做的煤样化验数据与厂方给的数据几乎一样,而站里的煤样还是存在误差。“肯定是制样环节出现问题了,不然同一个样,分出来的两个子样化验误差不会那么大!”卢钦荣断定。
次日,卢钦荣一早便跑到雁石发运站去“取经”。在雁石,当两个备样同时打开后,雁石站的化验室主任立马察觉到两个煤样的颗粒度不一样。两人经过一番讨论后,终于得出结论:雁石化验室的制样设备最后一道程序是煤样经过3mm圆孔筛网,而坎市是经过6mm圆孔筛网。
“症结”找到了,卢钦荣火速同设备厂家联系,要求厂家对原有的制样设备进行改造——加装一道3mm圆孔筛网。果不其然,当天晚上的化验结果就跟厂方的数据对上了。(李清)